骑兵

qí bīng [qi bing]
繁体 騎兵
注音 ㄑ一ˊ ㄅ一ㄥ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骑兵 qíbīng

(1) 骑马作战的兵士

cavalry;cavalryman

词语解释

  1. 骑马作战的军队或士兵。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楚 骑来众, 汉王 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 秦 骑士 重泉 人 李必 、 骆甲 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 清 张问陶 《题沉砚畦射猎图》诗:“缚袴还思作骑兵,颠狂不是书生派。” 杨朔 《铁骑兵》:“一连活动在 左云 附近的八路军骑兵冒着风雪,朝南转移。”

引证解释

⒈ 骑马作战的军队或士兵。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楚骑来众, 汉王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
清张问陶《题沉砚畦射猎图》诗:“缚袴还思作骑兵,颠狂不是书生派。”
杨朔《铁骑兵》:“一连活动在左云附近的八路军骑兵冒着风雪,朝南转移。”

骑兵的国语词典

乘马作战的兵士。其任务为冲锋、掩护、搜索、警戒、通信等,特点为轻捷。

骑兵的网络释义

骑兵 (兵种名称)

  • 骑兵现在是指机动性、战略投送能力比较强的士兵及其组成的部队 。
  • 古代指骑马,骆驼,大象等动物,机动性比较强的士兵及其组成的部队。
  • 近代和现代凡具有灵活机动特性的轻装快速反应部队都可称为骑兵。
  • 如美国现在称为骑兵的部队都以直升机和装甲车做机动形容。
  • 中国而言,早在商代就有数量较少的骑士,同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更是被华族称作“骑寇,商的方国人:周人更是为商王朝养马闻名。诗经大雅就记载着周人祖先“古公瞏父,来朝走马”。
  • 骑兵 (汉语词语)

  • 骑兵指骑在坐骑上作战的兵士。
  • 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叫做“畴骑”是我国最早的骑兵。前307年,赵国邯郸城赵武灵王开始实行胡服骑射,中国的骑兵正式诞生。由于中国骑兵是仿效匈奴人的,所以,最早使用骑兵的应是匈奴人。
  • 骑兵造句

    冬日来临,寒冷就像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长驱直入一马平川。
    这队骁勇的骑兵凶猛难挡。
    那是那些名不虚传的英国骑兵的一半。
    为了追赶逃敌,我骑兵部队纵辔加鞭,如追风蹑景一般向大漠深处驰去。
    骑兵部队战斗了一天,已是人困马乏了。
    坦克使骑兵成为明日黄花。
    因为缺了那骑兵而输了那战役。
    骑兵的职责就是胆大无畏、敢于冲锋陷阵,这同时也是他们应该引以为自豪的东西。
    如果不是一名优秀的骑兵,我会是一名充满战斗热情的勇士……
    日头落下,胡人骑兵扬起的沙尘未曾断绝,西风渐起,边塞的战马白白养肥却不去打仗。
    乘胜阻止败退的敌军的集整,是骑兵的责任。
    步兵、骑兵、炮兵,三者相倚为用。他们的驻扎方式,应使于遭逢奇袭时恒能互相帮助。
    敌军派出了一小股骑兵部队快速包抄到后部。
    通过此次行动,德国人包抄了俄军的侧翼并从俄军骑兵撤退后留下的缺口中钻了进去。
    英国的骑兵已在他们的背后。
    苏格兰灰衣部队已不存在,庞森比的彪形骑兵已被刀斧手砍绝。
    枪术赛场提高城邑中骑兵部队的作战技巧。
    战车和骑兵是军队中威烈快速的冲击力量。
    郅都才抵达雁门郡,匈奴骑兵便全军后撤,远离雁门。
    大尉就站在身旁,也目不转睛地望着下面的骑兵。

    汉字详情

    [qi]
    部首: 320
    笔画: 11
    五笔: CD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KMR
    四角: 741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奇声。本义:跨马)

    (2) 同本义

    骑,跨马也。——《说文》

    步骑罗些。——《楚辞·招魂》

    脱身独骑。——《史记·项羽本纪》

    其子好骑。——《淮南子·人间训》

    骑大马。——明· 刘基《卖柑者言》

    骑马挟矢。——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骑射(骑马射箭);骑寇(骑马入侵的贼寇,也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鄙称);骑猎(骑马打猎);骑战(骑马打仗)

    (4) 跨于物上或两边叫骑,跨坐

    不骑衡。——《史记·袁盎传》

    (5) 又如:骑两头马(比喻两头观望,看风向);骑鲸(乘鲸;借指死亡或隐遁);骑驴觅驴(是说忘记自己已有又向外追求);骑鹤上扬州(比喻妄想、奢望)

    (6) 跨越

    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宋· 陆游《村社祷晴有应》

    名词

    (1) 马

    前有车骑。——《礼记·曲礼》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下骑搏战。——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坐骑(供人骑的马);车骑(车和马)

    (3) 骑兵;骑马的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 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宦骑与黄门附马。——《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

    宦骑亡。

    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骑邑(骑士的居邑);轻骑(轻装的骑兵);骁骑(勇猛的骑兵);骑军(骑兵部队);骑操(骑兵操练)

    (6) 侍从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

    量词

    (1) 用于马,相当于“匹”

    挣下一头牛儿,一骑马儿。——《醒世恒言》

    (2) &X({jì}) 一人一马的合称

    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东方千余骑。——《乐府诗集·陌上桑》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诗

    贼二十余骑。——明· 魏禧《大铁椎传》

    英文翻译

    ride horseback; mount; cavalry

    方言集汇

    ◎ 粤语:ke4 kei4
    ◎ 潮州话:kia5 kia3

    宋本广韵

    bīng [bing]
    部首: 201
    笔画: 7
    五笔: RG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C
    四角: 72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4)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

    (5)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6) 士卒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7)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8)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9)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10) 用兵策略,战略

    故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11) 牌戏名

    (12) 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3) 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动词

    (1)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3) 伤害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4)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英文翻译

    soldier,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n1 [客英字典] bin1 [海陆丰腔] bin1 [梅县腔] bin1 [陆丰腔]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宝安腔] bin1 [沙头角腔] bin1 [东莞腔] bi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明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pyang

    骑兵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