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马队
(1) 成队的马,多用于运输货物
(2) 商队;一队驮畜
(3) 骑兵的队伍
词语解释
指马肆。马肆有马成队,故称。
晋 陶潜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诗:“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明 杨慎 《丹铅杂录·读书不求甚解》:“又是时, 周续之 与学士 祖企 、 谢景夷 ,从刺史 檀韶 聘,讲礼城北,加以讐校,所住公廨,近於马肆。 渊明 示以诗云:‘ 周生 述 孔 业, 祖 谢 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以勤。’盖不屑之也。”
骑兵队伍。
《南史·齐鄱阳王锵传》:“马队主 刘巨 , 武帝 时旧人,诣 鏘 请间,叩头劝 鏘 立事。” 唐 王建 《赠索暹将军》诗:“轮剑直衝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花月痕》第四七回:“我兵纔有一千,贼如聚蚁,我兵就一个打得百个也敌不过。而且马队又有许多,怎好呢?” 杨大群 《关东传奇》第十五章:“胡同里冲出一队马队,把大街拦腰截断。”
以马组成的运输队伍。
艾芜 《野樱桃》:“我登山上去,不久又望见马队在那边山腰的林中,一匹一匹的马和赶马人一下现了出来,一下又隐没了。”《光明日报》1990.3.12:“驮着丝帛、茶叶、陶器的驼队和带着珠宝、葡萄、玉石的马队。”
引证解释
⒈ 指马肆。马肆有马成队,故称。
引晋陶潜《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诗:“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明杨慎《丹铅杂录·读书不求甚解》:“又是时, 周续之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从刺史檀韶聘,讲礼城北,加以讐校,所住公廨,近於马肆。 渊明示以诗云:‘ 周生述孔业, 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以勤。’盖不屑之也。”
⒉ 骑兵队伍。
引《南史·齐鄱阳王锵传》:“马队主刘巨,武帝时旧人,诣鏘请间,叩头劝鏘立事。”
唐王建《赠索暹将军》诗:“轮剑直衝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
《花月痕》第四七回:“我兵纔有一千,贼如聚蚁,我兵就一个打得百个也敌不过。而且马队又有许多,怎好呢?”
杨大群《关东传奇》第十五章:“胡同里冲出一队马队,把大街拦腰截断。”
⒊ 以马组成的运输队伍。
引艾芜《野樱桃》:“我登山上去,不久又望见马队在那边山腰的林中,一匹一匹的马和赶马人一下现了出来,一下又隐没了。”
《光明日报》1990.3.12:“驮着丝帛、茶叶、陶器的驼队和带着珠宝、葡萄、玉石的马队。”
马队的国语词典
骑兵队伍。
如:「这支马队看起来雄纠纠、气昂昂,好不神气。」
马队的网络释义
马队
马队 (汉语词汇)
近义词
马队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2) 坠落
队,从高陨也。俗字作坠。——《说文》
殷亩而驰不队。——《考工记·轮人》
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檀弓下》
公(齐襄公)惧,队于车。——《左传·庄公八年》
陈入城,板队而杀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3) 失
俾队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敬不队命。——《国语·晋语》
(2) 队列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史记·项羽本纪》
车按行,骑就队。——司马相如《子虚赋》
(3) 又如:排队;纵队;横队
(4) 军队或集体的编制单位
分为二队。——《左传·文公十六年》
以成一队。——《左传·襄公六年》。注:“百人为队。”
襄子疏队而击之。——《淮南子·齐俗》
(5) 注:“二百人为一队。”
曲队怪重。——《汉书·杨雄传》
(6) 又如:连队;舰队;球队;生产队;军队,部队;队主(一队之主。即队长。六朝时一队军队多由将帅带领)
量词
成群成列的人或物 。如:一小队士兵;一队巨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