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足

jùn zú [ jun zu]
繁体 駿足
注音 ㄐㄨㄣˋ ㄗㄨˊ

词语释义

骏足 jùnzú

(1) 骏马

fine horse

词语解释

  1. 良马。

    晋 张协 《七命》:“田游驰荡,利刃骏足。” 宋 苏轼 《赐知大名府冯京进奉贺端午节马诏》:“ 冯京 受鉞将坛,剖符畿甸,效充庭之骏足,庆冲火之良辰。”

  2. 喻贤才。

    唐 罗隐 《两同书·敬慢》:“昔 文侯 式 干木 之閭, 昭王 筑 郭隗 之馆,故得羣才毕至,骏足攸归,何则?以敬之所致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诸公以英材骏足絶世之学,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引证解释

⒈ 良马。

晋张协《七命》:“田游驰荡,利刃骏足。”
宋苏轼《赐知大名府冯京进奉贺端午节马诏》:“冯京受鉞将坛,剖符畿甸,效充庭之骏足,庆冲火之良辰。”

⒉ 喻贤才。

唐罗隐《两同书·敬慢》:“昔文侯式干木之閭, 昭王筑郭隗之馆,故得羣才毕至,骏足攸归,何则?以敬之所致也。”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诸公以英材骏足絶世之学,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骏足造句

昔日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
拉车的马是一匹难得的骏马,通体漆黑,油光闪亮,浑身上下不见一根杂毛,骏足得得,四蹄翻飞向前去。
平常岁月,不比人生跌宕的动荡时代,聚散离合、忆昔抚今会较多的在人心间,平居,亦如老子所讲“却走马以粪”,骏足无所其用,如牛耕作等同凡庸。
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
骆驼看似迟缓,全力奔跑之下却不逊快马,何况是百里挑一的骏足,带着烟尘飞奔在低沉的天幕之下。
大多数宠物都属于不可进化型,例如骏足恐龙就是不可进化型。
天子焘谨遣敞等用骏足、一元大武敢昭告于皇天之灵。
这匹异驹屈于市井之中,郁郁半生,此时得以一展骏足,自是要飞扬奔腾了。

汉字详情

jùn [jun]
部首: 320
笔画: 10
五笔: CCW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MICE
四角: 73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良马)

(2) 同本义

骏,马之良材也。——《说文》

天子八骏。——《穆天子传》

天子赐许男骏马十六。

东市买骏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将胡骏马而归。——《淮南子·人间训》

(3) 又如:骏骨(骏马的骨头。比喻贤才);骏驭(良马拉的车驾);骏乘(骏良,骏马,骏骁,骏珍,骏骑,骏驹。都指良马)

(4) 才能出众的人 。如:骏足(比喻贤能才俊);骏步(比喻贤才的足迹);骏民(贤人);骏才(才智杰出的人)

形容词

(1) 迅速

骏奔走在庙。——《诗·周颂·清庙》

(2) 又如:骏发(迅速耕作);骏逸(本指马行急速。引申为超凡出众、才华纵逸);骏奔(急走,快跑);骏骥(良马)

(3) 高大,大

骏,大也。——《尔雅》

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遹骏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

(4) 又如:骏命(上天或天子重大的命令);骏庞(笃厚,大厚);骏业(宏伟的事业);骏功(大功);骏烈(盛业)

(5) 通“俊”。才智杰出

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管子·七发》

雄骏不创寿于旗幢。——《韩非子·大体》

诽骏疑杰兮,固庸态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又如:骏异(优异);骏概(英武的气概);骏彩(华美);骏徒(优秀的学生)

(7) 长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诗·小雅·雨无止》

英文翻译

excellent horse, noble steed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宋本广韵

[zu]
部首: 717
笔画: 7
五笔: KHU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RYO
四角: 60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东坡现右足。—— 清·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现左足。

细若文足。

(3) 又如:足心(脚底的中心);足炉(用来暖脚的小火炉);足不出户(形容深居家门很少出门);足衣(袜子);足音跫然(形容久处寂寞,听到人的脚步声,便感到欢欣)

(4) 支撑器物的脚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鼎足

形容词

(1) 充实;完备;足够

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有八年》

杀所不足。——《墨子·公输》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甲已足。——诸葛亮《出师表》

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足纹(成色十足的银子);足钱(每贯足实一百枚的钱币);足食足兵(指国内粮食兵备均甚充足)

(3) 纯的 。如:十足(成色纯)

(4) 富裕的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庄子》

(5)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丰足(富裕)

动词

(1) 使满足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声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重视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

(3) 止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

(4) 完成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

副词

(1) 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向、对。)——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不足与图大事。

何足道。——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足信(值得信赖);不足(不值得;不够格)

英文翻译

foot; attain, satisfy, en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3 z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uk7 [宝安腔] zuk7 ziuk7 [台湾四县腔] ziuk7 [客英字典] ziuk7 [海陆丰腔] ziuk7 [陆丰腔] zuk7 [东莞腔] zuk7 [梅县腔] ziuk7 [客语拼音字汇] jiug5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句去聲合口三等tsĭucyoh/ziuh

骏足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