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勇

xiāo yǒng [xiao yong]
繁体 驍勇
注音 ㄒ一ㄠ ㄩㄥ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骁勇 xiāoyǒng

(1) 勇猛

唐僧的徒弟,又有些骁勇,乱忙中,四下里都寻觅不见。——《西游记》
brave

词语解释

  1. 犹勇猛。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沮授 又諫 绍 :‘ 良 ( 颜良 )性促狭,虽驍勇不可独任。’”《明史·胡海传》:“ 海 驍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间金痍皆遍,而鬭益力。”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大家都夸他是一个骁勇剽悍的将领。”

  2. 指勇猛的士卒。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 建成 等私募四方驍勇及 长安 恶少年二千人为宫甲,屯左右 长林门 ,号‘长林兵’。”《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于是 衍 乃密修武备,招聚驍勇数万,多伐竹木,沉之 檀溪 ,积茅如冈阜。”

引证解释

⒈ 犹勇猛。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沮授又諫绍 :‘ 良(颜良 )性促狭,虽驍勇不可独任。’”
《明史·胡海传》:“海驍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间金痍皆遍,而鬭益力。”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大家都夸他是一个骁勇剽悍的将领。”

⒉ 指勇猛的士卒。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
《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建成等私募四方驍勇及长安恶少年二千人为宫甲,屯左右长林门,号‘长林兵’。”
《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于是衍乃密修武备,招聚驍勇数万,多伐竹木,沉之檀溪,积茅如冈阜。”

骁勇的国语词典

勇猛。

骁勇的网络释义

骁勇

  • 【词目】骁勇
  • 【拼音】xiāo yǒng
  • 【词性】形容词
  • 【反义词】畏怯
  • 【基本解释】[brave] 勇猛
  • 那唐僧的徒弟,又有些骁勇,乱忙中,四下里都寻觅不见。——《西游记》
  •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戎兵见郑伯骁勇,一时惊散。”
  • 骁勇造句

    武警官兵在抗洪第一线个个骁勇善战,不甘示弱。
    罗兰是应预言而生在的女孩,却被一心想要个男孩的生父所抛弃。幸运的是,她被一个食人魔抚养,喝着食人魔的奶水长大的罗兰,她健步如飞,十分骁勇。
    三国时期,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无不骁勇善战,有勇有谋。
    这支队伍本来就骁勇善战。如今又有了新装备,简直是如虎添翼。
    我军骁勇善战;瓦窑堡一役;直杀得敌人血流漂杵。
    这场战役,我军骁勇善战,把敌人杀得全军覆没。
    这队骁勇的骑兵凶猛难挡。
    挺身而出战无不胜临危不惧威震天下面不改色勇冠三军骁勇善战。
    受害人索军手捧着一面写有“精兵强将骁勇善战,人民卫士警察楷范”的锦旗,流着感激的泪将锦旗送到了包头市公安局巡警三大队,千恩万谢。
    唐兵本就骁勇,罗士信带出来的兵更是沾染了主将勇悍的性格,悍不惧战。
    父亲陈起祖,为益阳县的散骑将军,骁勇善战,博通经传;母亲徐氏,勤修齐戒。
    魏国的许褚也因为骁勇善战,膂力过人,号称“虎痴”。
    霹雳火秦明秦明“性格急躁,声若雷霆”,刚烈骁勇,恰似霹雳,故得此名。
    到了后来,这群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
    王爷搴旗取将,骁勇善战,莫要妄自菲薄。
    这位当年在商界上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大将,竟也沦落到一败涂地。
    若不是吕布骁勇,此时曹操亦是武艺不俗,再加上夏侯兄弟李典乐进这些猛将舍死忘生护卫在前,估计吕布又得穿越去了。
    阿尔塞斯:我佩服你的骁勇,精灵,但追猎已经结束了。
    作为曾经华夏龙怒特战队中里最骁勇善战的年轻人,以弱敌强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公孙?骁勇善战,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

    汉字详情

    xiāo [xiao]
    部首: 320
    笔画: 9
    五笔: CATQ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MJPU
    四角: 75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尧声。本义:强壮的马) 同本义

    料武艺,品骁腾。——南朝宋· 颜延之《赭白马赋》

    (2) 又如:骁腾(骏马奔腾);骁艺(马戏);骁骑营(古代禁军营名)

    形容词

    (1) 勇捷

    吴耿骁将,云集四境。——《后汉书·隗嚣传》

    虽骁勇,不可独任。——《三国志·袁绍传》

    (2) 又如:骁烈(勇猛刚烈);骁雄(勇猛雄武);骁暴(勇猛凶暴)

    英文翻译

    excellent horse; brave, valiant

    方言集汇

    ◎ 粤语:hiu1

    宋本广韵

    yǒng [yong]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CEL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BKS
    四角: 174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 同本义

    勇,气也。——《说文》

    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尔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勇于就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勇而多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4) 勇猛;凶猛

    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名词

    (1) 勇气,勇力

    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勇冠三军。——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其勇过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

    (3) 姓

    英文翻译

    brave, courageous, fierc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5 ju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陆丰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
    ◎ 潮州话: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隴上聲開口三等jĭwoŋjyungx/jvnk

    骁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