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

zhù dì [ zhu di]
繁体 駐地
注音 ㄓㄨˋ ㄉ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驻地 zhùdì

(1) 军队或外勤人员驻扎的地方

post place where troops,etc.are stationed

(2) 机关、团体、行政部门所在地

seat of a local administrative organ

词语解释

  1. 部队或外勤工作人员所驻的地方。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部队刚到驻地,就受到 朝鲜 同志的欢迎和慰问。” 徐怀中 《西线轶事》:“太阳就要落山了,六姐妹一字儿排开走回驻地。” 碧野 《江汉行·纪南故城》:“在绿树丛中,闪现一片洁白的建筑物,那是考古队的驻地。”

  2. 地方行政机关所在地。

引证解释

⒈ 部队或外勤工作人员所驻的地方。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一章:“部队刚到驻地,就受到朝鲜同志的欢迎和慰问。”
徐怀中《西线轶事》:“太阳就要落山了,六姐妹一字儿排开走回驻地。”
碧野《江汉行·纪南故城》:“在绿树丛中,闪现一片洁白的建筑物,那是考古队的驻地。”

⒉ 地方行政机关所在地。

驻地的国语词典

部队驻扎或外交官员留住外地办公的地方。

驻地的网络释义

驻地

  • 驻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ù dì,意思是1.地方行政机关所在地。2.军队或外勤人员驻扎的地方。3.指长时间驻扎(驻守或停留)在某个地方。
  • 驻地造句

    乡亲们纷纷来到驻地慰问亲人解放军。
    他化装成一个打柴的农民,混进了敌人的驻地。
    新年到了,驻地的居民群众送来许多东西慰劳我们。
    部队为驻地的百姓竖立了卫星收视天线,大大改善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抗日战争期间,我游击队经常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日本鬼子引出驻地,然后消灭他们。
    一接到上级命令,驻地人民子弟兵迅速奔赴抗洪前线。
    武昌府东湖岸边的磨山脚下,多年来都是军屯驻地,附近的百姓听惯了金鼓之声,也能分辨其中的含义。
    韩欲换派驻地区且将推迟出兵。
    陈永锵告诉记者,他的稚年居所比邻解放广州的一个骑兵团驻地,矫健的战马和威武的解放军战士都是他所崇敬的,这使他自小就产生了当一名骑兵的渴望。
    印报机在陈老家藏了三个多月,由陈华珊雇船并押运护送到新四军驻地。
    近两月,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放了首批宽带接入网牌照的试点,首批试点企业为本地原驻地网运营商互通宽带、。
    四川剑阁县普安镇,一座历经千年的山区古镇,历代为剑阁郡、府、州、县驻地。
    在广西崇左的抗旱队伍中,活跃着海军的一支党员突击队,他们积极参加驻地抗旱救灾,引导群众以联户、联机、联井等方式抽水抗旱保苗保春耕。
    例如,某国安全人员在对本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进行检查时发现,馆内使用的碎纸机已被在关键部位装上了窃照装置。
    如今,芬兰派往不同国家的维和部队也都会在驻地修建桑拿房。
    有些单位已经撤销了派驻地方的机构。
    有分析人士表示,除了腐败之外,庄伟平的不作为纵容了惠东县城违建丛生的状态,导致惠东县城城建面貌成为惠州各县区最凌乱不堪的政府驻地之一。
    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不过,克劳斯他们的驻地距离西里行省的边境实在太近了,就算这么拖拖沓沓的走,三天后也到达了汇合点。
    镇南都督府进行改动,都督驻地从赞州移到铁门关,以便更接近前线。

    汉字详情

    zhù [zhu]
    部首: 320
    笔画: 8
    五笔: CY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YG
    四角: 701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主声。本义:马立止)

    (2) 同本义

    驻,马立也。——《说文》

    驻驾。——《后汉书·灵帝纪》。注:“停车处也。”

    驻,止也。——《苍颉篇》

    怅容与而久驻兮。——《文选·班昭·东征赋》

    主称未醉,惟见马驻。——宋之问《上巳泛舟昆明池宴宗主簿席序》

    (3) 又如:驻马(驻鞍、驻勒。都指使马停下不走)

    (4) 古时特指车驾停立

    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汉书》

    (5) 又如:驻罕(古代帝王在外停驻);驻盖(驻轸、驻轴、驻轮、驻轩等,都指停车);驻驾庑(停车棚);驻辇(帝王外出,停在某处)

    (6) 停留;止住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驻步(停步,止步;停留而不前进或离去);驻气(静气,屏息);驻蹇(使驴停下不走);驻敌(止住敌人的攻势);驻云(止住云动);驻水(拦水)

    (8) 驻扎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 夏口。(住,通“驻”。)——《资治通鉴》

    (9) 又如:进驻(军队开进某一地区驻扎下来);驻泊(停船逗留;宋代屯驻各州的军队);二连驻在河边;驻宿(驻扎过夜);驻屯(驻扎);驻止(驻扎);驻戍(驻扎防守)

    (10) 居留其地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驻使(驻留外国的大使及公使);驻锡(指僧人之居住寺庙);驻所(机构驻在地)

    (12) 留住

    莎深苔滑地无尘,竹冷花迟剩驻春。——唐· 雍陶《访友人幽居》

    (13) 又如:驻春(留住春天);驻年(留住年华);驻颜(留住容貌使不衰老);驻色(留住年华)

    英文翻译

    to be stationed at, reside at; to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zyu3

    宋本广韵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