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粉

xiāng fěn [ xiang fen]
注音 ㄒ一ㄤ ㄈㄣ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香粉 xiāngfěn

(1) 妇女化妆用的粉末

face powder

词语解释

  1. 搽脸或身体的芳香的粉。今指用碳酸钙、滑石粉、香料等制成的粉末状化妆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作米粉法……曝之,乃至粉乾足,手痛挼勿住。拟人客作饼,乃作香粉,以供粧摩身体。作香粉法:唯多著丁香於粉合中,自然芬馥。”《新唐书·李适传》:“﹝天子﹞冬幸 新丰 ,歷 白鹿观 ,上 驪山 ,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先有 英国 的鸦片, 德国 的废枪炮,后有 法国 的香粉, 美国 的电影, 日本 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2. 花粉。

    唐 秦韬玉 《春雪》诗:“惹砌任他香粉妒,縈丛自学小梅娇。”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乱飘香粉穿綃幕,遍拆新绵点客衣。”

引证解释

⒈ 搽脸或身体的芳香的粉。今指用碳酸钙、滑石粉、香料等制成的粉末状化妆品。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作米粉法……曝之,乃至粉乾足,手痛挼勿住。拟人客作饼,乃作香粉,以供粧摩身体。作香粉法:唯多著丁香於粉合中,自然芬馥。”
《新唐书·李适传》:“﹝天子﹞冬幸新丰,歷白鹿观,上驪山,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
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先有英国的鸦片, 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 美国的电影, 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⒉ 花粉。

唐秦韬玉《春雪》诗:“惹砌任他香粉妒,縈丛自学小梅娇。”
清唐孙华《柳絮》诗:“乱飘香粉穿綃幕,遍拆新绵点客衣。”

香粉的国语词典

一种女人抹脸的化妆品。

香粉的网络释义

香粉 (化妆品)

  • 在中国古代,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
  • 香粉的翻译

    英语: face powder, talcum powder
    德语: Pulver (S)​
    法语: poudre

    香粉造句

    还记得,踮起脚尖张望着妈妈化妆柜里的胭脂香粉。
    高级香粉盒内附有的彩色丝绒粉扑,花色香粉粉盒内附有小盒胭脂和胭脂扑,均应按“香粉”征税。
    所有简单的食谱涉及到的都是把芒果搅打成黏浆状,然后或许可以加入少许牛奶,奶油和豆蔻,或者是糖,甚至是加入一些小茴香粉来调味。
    多汁的杏和李子与波兰香肠串在一起,然后涂上橙果酱和五香粉组合,不可抗拒的味道,香甜的可口组合。
    点一把幸运火,加一捆旺福柴,熬一锅热情水,添一串幸福果,盛一碗美满粥,撒一把五香粉,品一口溜溜顺,乐一脸灿烂笑。腊八节,祝你尽品吉祥如意!
    这里有三道瀑布香粉瀑、飞虹瀑和百丈飞涛瀑。
    司空琼玉的声音很好听,如山涧溪水流动,只是那张扑满了浓胭脂、厚香粉的脸上带出的笑,十分的虚假,如一张画成笑样的精致面具,有笑形,却无笑神。
    冯耀辉尤其喜爱收集西式宝石化妆盒、手袋等,被盗的香粉盒正是他的独门收藏。
    有一次,她的馅饼里加了很多的茴香粉,我怎么也无法勉强自己把它吃完,只好用五六张报纸严严密密地包了好几层,才悄悄地丢进垃圾桶。
    童向南嘴角一阵抽缩,他也不确定这粉是香粉还是毒粉,如果只关乎自己的生死倒也罢了,可现在关系到数百镖师的生命,他不敢赌,只得让他们先行离开,再作他想。
    佐料是碾得较粗的米粉,加上八角、草果、花椒、茴香子等合碾成的五香粉。
    除了对香料的大肆宣传推销外,历代香熏炉、香铲、香粉盒等香具也成为收藏的热门。
    胡昆再把茴香粉、生姜、干草粉等调料倒入锅内。
    通过正宗的香道仪式,学习地道的香道知识,对“香粉”们来说,绝对是一场嗅觉和视觉盛宴。
    将蒜,盐,橄榄油,五香粉混合放入大碗中。
    这是越城有名的红粉街,华灯初上时刚刚开张,来往寻欢作乐者多不胜数,厮磨轻触间软香粉黛,总令人心猿意马、欲罢不能。
    由此可见,“红袖添香”应当添的是香丸、香饼或香粉。
    若以沉香粉做篆香,必加少量降真香,才可以提出至真至纯的香气。
    的常见有机酸和无机酸含量,结果表明对于辣椒粉和五香粉,辐照均未引起酸含量的显著性变化。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汉字详情

    xiāng [xiang]
    部首: 906
    笔画: 9
    五笔: T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DA
    四角: 206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2)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3)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 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4)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梅花绝句》

    (5)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芳香的酒);香楠(芳香的楠木)

    (6) 气味美好

    树橘柚者,食 之则甘,嗅之则香。——《雅南子·外储说左下》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香而甘也。——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

    香且甘者。

    (7) 又如:饭热菜香;在病中他吃喝都觉得不香

    (8) 睡得踏实 。如:她睡得正香

    (9) 受欢迎

    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10) 又如: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香亮(称心;宠爱);这首歌曲很吃香

    (11) 亲热

    咱们这么坐着亲香。——《儿女英雄传》

    (12) 又如:亲香(亲热、亲近)

    (13) 美好

    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4) 又如:香土;香玉;香轮;香雨

    名词

    (1) 草木香料,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

    爇香于鼎。——《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香培玉琢(就像用香料造成、美玉雕出一样);香积行童(僧寺伙房的帮厨者)

    (3) 指香炉 。如:香坛(拜佛时放香炉烛台的桌案);香亭(放置香炉的彩亭。赛会或出殡时所用)

    (4) 指花 。如:香祖(兰的别名);香橼(香橼树的果实);香包(花苞)

    (5) 形容有关女子的事物 。如:香钩(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香罗(纱罗的美称);香车宝马(贵妇所乘用的车马)

    (6) 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如:香消玉殒(比喻女子死亡)

    (7) 好的名声 。如:留香百世

    (8) 旧时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 。如:山、堂、香、水等秘密组织

    动词

    (1) 亲,亲吻 。如:香香面孔;香香嘴

    (2) 抽;吸(鸦片烟)

    咱们去香一筒好吗?——《负曝闲谈》

    英文翻译

    fragrant, sweet smelling, inc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ong1 [客英字典] hiong1 [海陆丰腔] h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1 [宝安腔] hiong1 [梅县腔] hiong1 [陆丰腔] hiong1 [东莞腔] hiong1 [台湾四县腔] 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許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hiang/xiang
    fěn [fen]
    部首: 610
    笔画: 10
    五笔: O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CSH
    四角: 98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动词

    (1) 研成粉末;粉碎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如:粉饰

    形容词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英文翻译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宝安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3 [梅县腔] fun3 [东莞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吻上聲合口三等pĭuənpyonx/piu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