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皂盒

xiāng zào hé [xiang zao he]

词语释义

用来装香皂用的盒。

香皂盒造句

比如“奉旨旅游”的行李牌、萌嬷嬷香皂盒、雍正钓鱼书签。
每当生产线上有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白色铁艺纸巾架用了花蔓的设计元素,形和白色更显雅致,而下方搁板则可用来放置香皂盒。
这就是美特家新产品玫瑰园卫浴系列,香皂盒、沐浴瓶、牙刷架、口杯的组合套装满足了各种卫浴需求。
捞香皂盒手被卡消防破拆施救。
没有香皂盒的时候,就拿一个泡沫网垫着,防滑又吸水。
我还用香皂盒做了个机壳,也很精致呢。
店面里面是显眼的黄色和黑色相混合,店内有很多手办、小鸡小鸭的摆设,连卫生间的香皂盒也与小鸡相关,非常可爱,“博试团”全员都被萌到了。
第三点就是在得了皮炎的情况下,要避免抓挠,而且要少用碱性的香皂盒洗发液。
你知道这东西是怎么搞定香皂的么,香皂盒同意么?从浴缸出来,擦脚的防滑垫。
把香皂放在香皂盒里,不要放在浴盆边缘上。
完成的香皂盒的优点是使香皂悬空,底部不存水。

汉字详情

xiāng [xiang]
部首: 906
笔画: 9
五笔: T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DA
四角: 206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2)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3)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 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4)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梅花绝句》

(5)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芳香的酒);香楠(芳香的楠木)

(6) 气味美好

树橘柚者,食 之则甘,嗅之则香。——《雅南子·外储说左下》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香而甘也。——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

香且甘者。

(7) 又如:饭热菜香;在病中他吃喝都觉得不香

(8) 睡得踏实 。如:她睡得正香

(9) 受欢迎

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10) 又如: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香亮(称心;宠爱);这首歌曲很吃香

(11) 亲热

咱们这么坐着亲香。——《儿女英雄传》

(12) 又如:亲香(亲热、亲近)

(13) 美好

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4) 又如:香土;香玉;香轮;香雨

名词

(1) 草木香料,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

爇香于鼎。——《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香培玉琢(就像用香料造成、美玉雕出一样);香积行童(僧寺伙房的帮厨者)

(3) 指香炉 。如:香坛(拜佛时放香炉烛台的桌案);香亭(放置香炉的彩亭。赛会或出殡时所用)

(4) 指花 。如:香祖(兰的别名);香橼(香橼树的果实);香包(花苞)

(5) 形容有关女子的事物 。如:香钩(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香罗(纱罗的美称);香车宝马(贵妇所乘用的车马)

(6) 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如:香消玉殒(比喻女子死亡)

(7) 好的名声 。如:留香百世

(8) 旧时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 。如:山、堂、香、水等秘密组织

动词

(1) 亲,亲吻 。如:香香面孔;香香嘴

(2) 抽;吸(鸦片烟)

咱们去香一筒好吗?——《负曝闲谈》

英文翻译

fragrant, sweet smelling, inc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ong1 [客英字典] hiong1 [海陆丰腔] h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1 [宝安腔] hiong1 [梅县腔] hiong1 [陆丰腔] hiong1 [东莞腔] hiong1 [台湾四县腔] 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許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hiang/xiang
zào [zao]
部首: 501
笔画: 7
五笔: RA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AP
四角: 26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3)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如:香皂;药皂

(4)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5)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

(6)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

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

(7)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8) 皂荚的省称

皂树高大,叶如槐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9) 又如:皂角(即皂荚);皂汤(浸泡皂荚的水)

形容词

(1) 黑色。后作“皂”

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

(2) 又如:青红皂白;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皂帕(黑色的头巾);皂巾(黑色的头巾);皂靴(黑色的短靴);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英文翻译

soap; black; menial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6 co6 [客英字典] cau5 [台湾四县腔] cau5 co5 [梅县腔] cau5 [宝安腔] c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co4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早上聲開口一等zaux/dzavdzʰɑu
[he]
部首: 510
笔画: 11
五笔: WGKL
五行:
仓颉: ORBT
四角: 8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合声。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本义:底盖相合的盛器) 同本义

合,器名。——《广韵》

合子,盛物器。——《正韵》

(2) 又如:盒仗(礼盒挑子);盒礼(盒装的礼物);盒菜(盒子包装的副食品);盒担(盒形盛物器,叠合为两组,用扁担挑起输送)

英文翻译

small box or case; c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haap6 hap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p8 [客英字典] hap8 [海陆丰腔] hap8 [东莞腔] hap8 [台湾四县腔] hap8 [梅县腔] hap8 [陆丰腔] hap8 [宝安腔] hap8 [客语拼音字汇] hab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侯閤入聲開口一等ghop/hopɣ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