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最先播种的庄稼。指稷。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郑玄 注:“旧説首种谓稷。” 孔颖达 疏:“按《考灵耀》云:日中星鸟,可以种稷。则百穀之内稷先种,故云首种。首即先也,种在百穀之先也。”一说为麦。麦以秋种,故谓之首种。参阅 蔡邕 《月令章句》。
引证解释
⒈ 最先播种的庄稼。指稷。一说为麦。麦以秋种,故谓之首种。参阅蔡邕《月令章句》。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郑玄注:“旧説首种谓稷。”
孔颖达疏:“按《考灵耀》云:日中星鸟,可以种稷。则百穀之内稷先种,故云首种。首即先也,种在百穀之先也。”
首种的网络释义
首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形容词
(1) 第一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动词
(1) 告发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副词
(1) 最早;首先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量词
一篇 。如:唐诗三百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3 [陆丰腔] shi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客英字典] shiu3 [台湾四县腔] sii3 [梅县腔] shu3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 潮州话:s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首 | 書九 | 書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sjux/sjov | ɕĭəu |
详细解释
chóng
形容词
(1) 幼稚
种,稚也。——《玉篇》
(2) 另见
zhǒng
名词
(1) 植物的种子
诞降嘉种。——《诗·大雅·生民》
其谷宜五种。谓黍、菽、麦、稻也。——《周礼·职方氏》
种不得下。——《汉书·沟洫志》。注:“五谷之子也。”
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黄芩之种。——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点种(点播种子);种籽(即种子);种食(谷种种粮食);种粮(谷物的种子);种实(即种子);种粒(犹种子);种子田(也叫“留种田”)
(3) 人的种族或其他生物的族类
种马一物。——《周礼·校人》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4) 又如:种落(部族居住的地方);种人(同种族的人);种落(种族部落);种众(同一种族的群众);种号(种族名号);种诛(族诛);种豪(种族中的豪强);种辈(同一种族的人);种孽(对非我种族的蔑称);种界(种族的界限);种性(种属的特性)
(5) 人种
本以救国救种为志。——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
(6) 又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有色人种;蒙古人种;灭种
(7) 种类;类别
序六艺为九种。——《汉书·艺文志》
(8) 又如:剧种;兵种;工种;军种;种切(种种切切,一切的意思);种别(类别);种类(类别)
(9) 即物种 。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基本单位。如:种火(火种)
(10) 另见
zhòng
动词
(1)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2) 同本义
种,先种后熟也。——《说文》
黍稷种稑。——《诗·大雅·閟宫》
而生种稑之种。——《周礼·内宰》
种之黄茂,实方实苞。——《诗·大雅·生民》
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吕氏春秋·辩土》
仲秋乃劝种麦。——《礼记·月令》
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梦溪笔谈·采草药》
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书·大禹谟》
(3) 又如:种田;种子(下种);种惠(施予恩惠);种祸(埋下祸根);种福(积福);种祉(赐福);种毒(埋下毒根)
(4) 种植;栽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唐· 王维《送六舅归陆浑》
(5) 又如:种瓜(栽植瓜果);种菜(种植蔬菜);种栽(犹栽种);种插(插枝栽种);种殖(栽种繁殖);种瓜得瓜(比喻有其因必得其果)
(6) 繁殖;养育
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唐· 韩愈《祭鳄鱼文》
(7) 又如:种鱼(养鱼)
(8) 移植;接种
种痘而愈,遂传于世。——《医宗金鉴》
(9) 又如:种齿(镶补牙齿);种牙(修镶牙齿)
(10) 培养;培植
明州江瑶柱有二种,大者江瑶,小者沙瑶,然沙瑶可种,逾年则成江瑶矣。——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11) 又如:种学(培养学识);种学积文(培养学识,积累文才);种智(佛教语。“一切种智”的省称);种觉(佛教语。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名)
(1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1 zhung5 zhung3 [客英字典] zhung3 zhung5 [台湾四县腔] cung1 zung5 zung3 [梅县腔] ch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蟲 | 直弓 | 澄 | 東三 | 平聲 | 東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ɖʰĭuŋ | driung/di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