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首尾
(1) 事情的开头和结尾,事物的前面和后面
(2) 事情从开始到结束
(3) 勾结;有某种关系
(4) 也指男女私情
(5) 真实情况
(6) 底细;关健
词语解释
头和尾。
汉 班固 《答宾戏》:“卒不能攄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
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
《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张霸 ﹞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敍》为作首尾,凡百二篇。”《后汉书·西羌传论》:“驰骋东西,奔救首尾。”《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四面云集,首尾并进。”
从开始到末了。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首尾二载,冒暑渡 瀘 者凡一十八度。” 清 戴名世 《与余生书》:“今以 弘光 之帝 南京 , 隆武 之帝 闽越 , 永历 之帝两 粤 ,帝 滇 黔 ,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
引申指事情的经过始末。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然尚恨有闕者,不为 许远 立传,又不载 雷万春 事首尾。” 唐 萧倣 《与浙东郑商绰大夫雪门生薛扶状》:“某自守孤直,蒙大夫眷奬最深,輒欲披陈其事,略言首尾。”
比喻相呼应。
《后汉书·班超传》:“ 超 守 槃橐城 ,与 忠 为首尾,士吏单少,拒守岁餘。”《新五代史·杂传三·锺传》:“ 江夏 伶人 杜洪 者,亦据 鄂州 , 杨行密 屡攻之, 洪 颇倚 传 为首尾。” 王闿运 《桂阳陈侍郎行状》:“﹝ 石保 ﹞为贼耳目,有众千餘,与 何禄 相首尾。”
比喻关系密切,互有牵连。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四折:“这桩事可不道你也和他曾有首尾来。”《水浒传》第二六回:“原来县吏都是与 西门庆 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説,因此官吏通同计较道:‘这件事难以理问。’”
指男女关系。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况且他妻莫爱,他马莫骑,你既与那妇人没甚首尾,却如何与他同行同宿?”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 南都 方言……男女之私相通者,亦曰‘首尾’。”《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所以那全班女子弟,连 珍哥 ,倒有一大半是与 晁住 有首尾的。”
犹首鼠。
王闿运 《陈夷务疏》:“不宜依违首尾。”
指一手经办的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胡鸿 道:‘小人是老爷旧役,从来老实,不曾説谎,况此女是小人的首尾,小人怎得有差?’”《醒世姻缘传》第六回:“ 珍哥 做戏子的时节, 晁住 整日鬭牙磕他嘴不了。临买他的时,讲价钱,打夹账,都是他的首尾。”
10.泛指事情。
引证解释
⒈ 头和尾。
引汉班固《答宾戏》:“卒不能攄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
⒉ 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
引《汉书·儒林传·孔安国》:“﹝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敍》为作首尾,凡百二篇。”
《后汉书·西羌传论》:“驰骋东西,奔救首尾。”
《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四面云集,首尾并进。”
⒊ 从开始到末了。
引唐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首尾二载,冒暑渡瀘者凡一十八度。”
清戴名世《与余生书》:“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两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
⒋ 引申指事情的经过始末。
引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然尚恨有闕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唐萧倣《与浙东郑商绰大夫雪门生薛扶状》:“某自守孤直,蒙大夫眷奬最深,輒欲披陈其事,略言首尾。”
⒌ 比喻相呼应。
引《后汉书·班超传》:“超守槃橐城,与忠为首尾,士吏单少,拒守岁餘。”
《新五代史·杂传三·锺传》:“江夏伶人杜洪者,亦据鄂州,杨行密屡攻之, 洪颇倚传为首尾。”
王闿运《桂阳陈侍郎行状》:“﹝石保﹞为贼耳目,有众千餘,与何禄相首尾。”
⒍ 比喻关系密切,互有牵连。
引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这桩事可不道你也和他曾有首尾来。”
《水浒传》第二六回:“原来县吏都是与西门庆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説,因此官吏通同计较道:‘这件事难以理问。’”
⒎ 指男女关系。
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况且他妻莫爱,他马莫骑,你既与那妇人没甚首尾,却如何与他同行同宿?”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方言》:“南都方言……男女之私相通者,亦曰‘首尾’。”
《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所以那全班女子弟,连珍哥,倒有一大半是与晁住有首尾的。”
⒏ 犹首鼠。
引王闿运《陈夷务疏》:“不宜依违首尾。”
⒐ 指一手经办的事。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胡鸿道:‘小人是老爷旧役,从来老实,不曾説谎,况此女是小人的首尾,小人怎得有差?’”
《醒世姻缘传》第六回:“珍哥做戏子的时节, 晁住整日鬭牙磕他嘴不了。临买他的时,讲价钱,打夹账,都是他的首尾。”
⒑ 泛指事情。
首尾的国语词典
事物的始末。
首尾的网络释义
首尾
首尾的翻译
首尾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形容词
(1) 第一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动词
(1) 告发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副词
(1) 最早;首先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量词
一篇 。如:唐诗三百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3 [陆丰腔] shi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客英字典] shiu3 [台湾四县腔] sii3 [梅县腔] shu3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 潮州话:s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首 | 書九 | 書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sjux/sjov | ɕĭəu |
详细解释
wěi
名词
(1)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2) 同本义
尾,微也。——《说文》
履虎尾 ,未济,濡其尾。——《易·履》
(3) 又如:虎尾;牛尾;尾大(比喻臣下势力强大);尾君子(指猴子)
(4) 末端,末尾
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运于渤海之尾。
系于其尾。——《资治通鉴》
舟尾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首尾;无头无尾;尾末(末尾;尾宿之末);尾句(句尾);尾页(末页)
(6) 水流的下游 。如:我住在江尾
(7) 边际,边界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国语》
(8) 后部
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方勺《方腊起义》
(9) 一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九颗。又如:尾箕(尾宿和箕宿的并称)
(10) 姓。如: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动词
(1) 尾随;跟踪盯梢 。如:尾其后;尾缀(尾随;跟随在后面);尾衔(相随的样子);尾犯(从犯);尾骑(跟在后面追赶的骑兵);尾尾(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2) 鸟兽虫鱼交配
鸟兽孳尾。——《书·尧典》
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列子》
量词
(1) 相当于“头”、“条”,计数鱼的头数 。如:两尾鱼
(2) 另见
yǐ
名词
(1) 指马尾上的毛 。如:马尾罗
(2) 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 。如:三尾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1 mi3 [mi2] [沙头角腔] mui3 [陆丰腔] mui1 [梅县腔] mi1 mui1 [海陆丰腔] mi1 mui3 [mui2]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东莞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1 mi1 mui3 [宝安腔] m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尾 | 無匪 | 明 | 微合 | 上聲 | 尾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myoix/mvoj | mĭwə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