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酬
词语释义
馈赠,酬报。
词语解释
馈赠,酬报。
《新唐书·韩滉传》:“ 陈少游 在 扬州 ,以甲士三千临 江 大閲; 滉 亦总兵临 金山 ,与 少游 会,以金繒相餉酬。”
引证解释
⒈ 馈赠,酬报。
引《新唐书·韩滉传》:“陈少游在扬州,以甲士三千临江大閲; 滉亦总兵临金山,与少游会,以金繒相餉酬。”
饷酬的网络释义
饷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
(2) 同本义
餉,饟也。——《说文》
餉,餉馈。——《广韵》
饟,周人谓餉曰饟。——《说文》
饟,馈也。——《尔雅》
种饟粮食。——《汉书·食货志下》
輓车奉饟者。——《汉书·严助传》
为雇耕佣,凭种餉。——《后汉书·章帝纪》。注:“餉,粮也,古餉字。”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前蜀· 韦庄《纪村事》
(3) 又如:饷田(送饭到田头);饷人(送饭食的人);饷馌(往田头送饭)
(4) 招待,供给或提供
有童子以黍肉饷。——《孟子·滕文公下》
幼弟不饷。——《韩非子·五蠹》
(5) 又如:饷客(以饮食招待客人);饷宾(以食物招待宾客)
(6) 吃饭,进餐
是故求其诚者,非归饷也不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 赠送
以诗赋饷孙权。—— 胡冲《吴历》
(8) 又如:饷亿(赠送,补给);饷献(馈赠奉献)
名词
(1) 军粮及军队的俸給
老弱转饷。——《汉叔· 严助传》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史記·高祖本紀》
饷无所出。——清· 邵長蘅《青门剩稿》
(2) 又如:饷馈(军队的粮食);饷米(军队食用的米);饷事(掌管军粮之事)
(3) 薪金 (旧时多指军队或军警等的薪金)。如:饷銀;月饷
(4) 食物
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吴越春秋》
(5) 一会儿,不多久的时間。後作“晌”
虽有一饷乐,有如聚飞蚊。——唐· 韩愈《醉贈张秘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酉,夀声。本义: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
(2) 同本义
酬,主人进客也。——《说文》。凡主人酌宾曰献,宾还酌主人曰醋,主人又自饮以酌宾曰酬。
(3) 又如:酬献(相互劝酒);酬劝(劝酒)
(4) 酬答,报答
主人酬宾。——《仪礼·士冠礼》。注:“饮宾客而从之以财货,曰酬,所以申畅厚意也。”
交酬好货皆厚。——《国语·周语》。注:“交酬相酬之币也。”
吾无以酬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梁启超《谭嗣同传》
天将以酬长厚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酬知(酬报知己者);酬赏(报答他人而赏给财物)
(6) 应对;对答
可与酬酢。——《易·系辞》。注:“犹应对也。”
(7) 又如:酬抗(酬对;对答);酬决(应对决断);酬奉(旧时奉召应对诗文)
(8) 酬诗,以诗文互相赠答 。如:酬寄(以诗文酬和寄赠);酬赓(指诗词应和)
(9) 赏赐 。如:酬偿(报偿;偿还);酬赎(以钱偿值赎回);酬庸(酬劳)
(10) 筹划 。如:酬想(想像,设想);酬款(筹划借款)
(11) 报复 。如:酬阻(因报复而加阻止)
(12) 酹祭 。如:酬酒(以酒酹祭);酬神(祭谢神灵);酬地(以酒祭地)
名词
报酬 。如:计酬(计算报酬);同工同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2 [客语拼音字汇] cu2 [海陆丰腔] chiu2 [客英字典] chiu2 [台湾四县腔] cu2 [东莞腔] siu2 [陆丰腔] chiu3 [梅县腔] chu2 chiu2 [宝安腔] cu2 c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讎 | 市流 | 常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zju/zjou | ʑ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