饩禀

xì bǐng [ xi bing]
繁体 餼稟
注音 ㄒ一ˋ ㄅ一ㄥˇ

词语释义

1.见"饩廪"。

词语解释

  1. 见“ 餼廩 ”。

引证解释

⒈ 见“餼廩”。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28
笔画: 7
五笔: QNRN
五行:
仓颉: NVOMN
四角: 28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食,气声。字本作“氣”。本义:赠送人的谷物)

(2) 同本义

常从容上席,资饩甚厚。——《北史》

(3) 又如:饩食(米粮等食物)

(4) 活的牲口

脯资饩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饩羊(用为祭品的羊);饩牵(活牲口)

(6) 生肉

出牲饩以劳师。——《旧五代史》

(7) 又如:饩牢(屠宰过的牲口);饩馈(生肉与粮食)

(8) 给养;俸禄

生二人,公与之饩。——《国语》

(9) 又如:饩廪(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饩稍(每月领的俸粮)

英文翻译

sacrficial victim; gift;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bǐng [bing]
部首: 519
笔画: 13
五笔: YLK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WRF
四角: 00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禀为稟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2) 同本义

禀,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注:“稍食也。”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汉书·文帝纪》

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新唐书·宪宗纪》

(3) 又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4) 赋予;给与

禀,予也。——《广雅》

天禀其性。——《汉书·礼乐志》

(5) 又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6) 承受

臣下罔收禀命。——《书·说命》

(7) 又如:禀令(承受命令);禀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禀灵(秉受灵秀之气)

(8) 报告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三国演义》

(9) 又如:禀陈(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禀牍(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禀知(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英文翻译

report to, pet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陆丰腔] bin3 [客英字典] bin3 [台湾四县腔] bin3 [东莞腔] ben3 [沙头角腔] bin3 [宝安腔] bin3 [海陆丰腔] bin3 [梅县腔] b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