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量

shí liàng [shi liang]
注音 ㄕˊ ㄌ一ㄤ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食量 shíliàng

(1) 摄取食物的能力。亦称“饭量”

appetite;capacity for eating

词语解释

  1. 饭量。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她的食量却变得奇异的大。”

引证解释

⒈ 饭量。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她的食量却变得奇异的大。”

食量的国语词典

一餐进食食物的容量。

食量的网络释义

食量

  • 食量,指摄取食物的能力。
  • 食量的翻译

    英语: quantity of food
    德语: Eßmenge (S)​, Appetit (S)​
    法语: quantité de nourriture

    食量造句

    以本人食量,两只管饱,加一碗生滚鱼片粥,便只能施施然鼓腹而游了。
    最好每天少吃多餐,而不是大食量的一日三餐。
    密苏里数据表明,牛脂加入高纤维日粮时牛的干物质进食量无变化,但牛脂加入低纤维日粮时则使干物质进食量下降。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控制食量的新方法:用大一点的餐叉。
    据海豚馆邹馆长介绍,受伤海豚目前生命体征恢复得很好,虽然还需要天天打针,但胃口很好,食量也正常;适当地增加运动量后,现在它已会自己玩球了。
    影响绵羊采食量的主要营养因素是饲粮代谢能浓度,其次是牧草质量。
    羊舍类型对绵羊日增重、采食量无显著影响,添加脂肪酸钙也不影响绵羊总采食量。
    但高量阴离子盐类适口性差,对采食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想要地通过添加阴离子盐类来防止产褥热并期望得到应有的效果,有时是不可能的。
    这种松脆酥香的疤饼,食用方便,易于消化,产妇吃后既多产乳汁,又增加食量,滋补身体。
    对此,胖子倒是能够理解,这些巨人的食量这么惊人,生存的方式还部分倚赖打猎,如果太多人聚在一起,肯定会将那一带的资源迅速耗尽。
    由于蟒长期未进食,中心将采取渐进法喂食,逐渐增大喂食量,最后达到正常喂食量。
    他们五人,把一桌酒席一扫而空,食量真是惊人。
    这些产品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饲料采食量,生长率和健康。
    意大利研究发现控制食量能让人保持头脑清醒,环腺苷酸。
    镇岳武宗外门食堂,何昊一如既往的双手拿勺,左右开弓,旁若无人的彰显大胃王的食量。
    最重要的是每天至少称一次体重,注意自己的食量以及饮量。
    这时的它食量已经比蜕壳前大了两倍,几乎是半个我的饭量,好在不挑嘴,剩饭就行。
    这次昊阳学乖了,并没有太过深入,只是在外围寻找吃的东西,可能是因为突然长高的原因,狗腿的食量变得惊人,足足吃了平时的五倍,这才消停。
    在断奶后一周内,巧饲粉日粮组的增量、采食量和饲养效率均高于乳清粉日粮组。
    秘诀不是因为苹果酒和苹果醋明显对减肥有帮助,而是因为减少了食量和做了运动。

    汉字详情

    shí,sì [shi,si]
    部首: 809
    笔画: 9
    五笔: WYVE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IAV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shí

    名词

    (1) (会意。从饣皀,饣声。本义:饭,饭食)

    (2) 同本义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

    (4) 粮食

    籍兵乞食于西周。——《战国策·西周策》。注:“粮也。”

    食太阴在卯穰。——《史记·货殖列传》。索隐:“谓谷也。”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汉书·食货志》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 白居易《卖炭翁》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

    (6) 食物的通称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鲁迅《祝福》

    (7) 又如:猪食;鸡食;猫食

    (8) 食禄,俸禄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9) 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文选·张衡·东京赋》

    (10) 亏损。后作“蚀”

    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史记》

    (11) 特指日蚀或月蚀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丰》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左传·隐公三年经》

    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管子·四时》

    动词

    (1) 吃

    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宋· 苏洵《六国论》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 )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

    (3) 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尊为公侯,食邑万户。——《汉书·张安世传》

    (4) 又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采(受纳采地的租税);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故称“食邑”,或称“采邑”);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又称“食禄”);食加(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食租衣税(靠收税而生活);食职(靠职务所得而生活)

    (5) 享受;受

    居右,食嘉。——王充《论衡》

    (6) 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税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食俸(享受俸禄)

    (7) 垦耕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礼记·檀弓上》

    (8) 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

    (9) 背弃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10) 又如:食言而肥

    (11) 接受,采纳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

    (12) 祭献,享祀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枚《祭妹文》

    (13) 又如:食监(官名。汉置。掌管晦时祭祀)

    (14) 另见

    动词

    (1) 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养(供给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给兵吃饭);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

    (3) 使鬼神享受祭品 。如:食祭(用酒饭祭祖)

    (4) 饲养 ;喂养;供养

    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史记·商君列传》

    谨食之,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唐· 韩愈《杂记》

    (5) 又如:食马(喂马)

    (6) 引申为喂奶 。如:食母(乳母);食子(用乳哺育子女)

    (7) 宴请

    饷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周礼·地官》

    (8) 另见 shí

    英文翻译

    eat; meal; food;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sik6 z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t8 [客英字典] sii5 shit8 [海陆丰腔] shit8 sii6 [宝安腔] sit8 [客语拼音字汇] sid6 [台湾四县腔] siit8 sii5 [梅县腔] shit8 se5 [东莞腔] sit8 [陆丰腔] shit8
    ◎ 潮州话:zi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吏去聲開口三等jĭəjih/jioh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G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M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

    食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