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师

bān shī [ ban shi]
繁体 頒師
注音 ㄅㄢ ㄕ

词语释义

军队出征归来。

词语解释

  1. 军队出征归来。

    《明史·范济传》:“ 洪武 初年尝赫然命将,欲清沙漠。既以餽运不断,旋即颁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且屡奉皇太后‘息武寧边’之諭,遂命 傅恆 颁师还朝。”

引证解释

⒈ 军队出征归来。

《明史·范济传》:“洪武初年尝赫然命将,欲清沙漠。既以餽运不断,旋即颁师。”
清魏源《圣武记》卷七:“且屡奉皇太后‘息武寧边’之諭,遂命傅恆颁师还朝。”

颁师的网络释义

颁师

  • 颁师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ān shī,是指军队出征归来。
  • 汉字详情

    bān [ban]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WV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CHMBO
    四角: 81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分声。“页”本音念 xié,意思是头,汉字部首之一。从“页”的字多与头有关。( fén)本义:脑袋很大的样子) 鬓

    颁,一曰鬓也。——《说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颁白(指鬓发花白。同斑白)

    动词

    (1) 又假借为“攽”。颁发;分赏

    匪颁之式。——《周礼·大宰》。司农注:“谓班赐也。”

    遂颁禽。——《周礼·小宗伯》。注:“谓以予群臣。”

    以时颁其衣裘。——《周礼·天官·宫伯》

    颁爵位。——《礼记·礼运》

    出御府珠玉玩好之物,颁赐王公以下各有差。——《晋书》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宋史·岳飞传》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颁奖(分发奖品);颁赉(同颁赐);颁禽(古时天子四季田猎,将所获猎物分赐群臣,称为颁禽)

    (3) 通“班”,发布;公布

    颁,布也。——《小尔雅》

    颁告朔于邦国。——《周礼·大史》

    秋颁学。——《周礼·大胥》

    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礼记·明堂位》

    (4) 又如:颁布(公布);颁诏(皇帝公布命令)

    英文翻译

    confer, bestow; publish, promul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1

    宋本广韵

    shī [shi]
    部首: 318
    笔画: 6
    五笔: JGM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LMB
    四角: 21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币,从垖。垖( duī)是小土山,帀( )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 同本义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王乃犬巡六师。——《书·伪泰誓》

    陈师鞠旅。——《诗·小雅·采芑》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周礼·地官·小司徒》

    (3) 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 泛指军队

    十年春,齐师伐王。——《左传·庄公十年》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过秦论》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 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水师(水军);挥师(指挥并带领军队);师旅(军队的通称,亦用来指战争);师船(师舶,兵船,兵舰);师老(军队疲劳,士气低落,战斗力衰弱);师吏(军吏);师令(军令);师干(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指军队);师禁(军队的禁令)

    (6) 军师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7) 民众,徒众

    溥彼韩城, 燕师所完。——《诗·大雅·韩奕》

    师,众也。——《尔雅》

    师锡帝曰。——《书·尧典》

    天子所都曰京师。地下之众者,莫过于水,地上之众者,莫过于人,京大师众也。

    (8) 又如:师锡(众人的意见;舆论)

    (9)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尚书大传》

    (10) 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 又如:师儒(乡里教人道艺的人);师生关系;师风(老师的风度);师台(对老师的尊称);师保(负责教导贵族子弟的官);师课(由书院负责人主持的对学生进行的月考)

    (12) 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如:师太(对年长尼姑的尊称);师丈(对老僧的尊称);师姑堂(尼姑庵);师婆(巫婆);师哥(寺院中伺候客人的小和尚);师娘(巫婆);师巫(巫师);师姥(巫婆);师姨(比丘尼。即女僧)

    (13) 长,首领

    甸师,下士二人。——《周礼》

    (14) 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5) 首都,京城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16) 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  苏轼《石钟山记》

    (17) 又如:工程师;医师;厨师;技师;师工(技工。亦指厨师与烧火工人);师家(师傅门下)

    (18) 乐师;乐官

    师旷鼓琴。——《盐铁论·相刺》

    (19) 又如:师工(古称主事制曲奏乐的人。即乐师);师襄(春秋卫国的乐官)

    (20) 学习的榜样 。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 姓

    动词

    (1) 效法;学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师古(效法古代);师仰(师法敬仰);师师(互相效法);师式(学习或效法的典范);师效(效法)

    (3) 出兵征伐,进军

    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周礼·地官·州长》

    (4) 又如:师祭(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师期(出师的日期)

    英文翻译

    teacher, master, specialist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