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顽皮
(1) 贪玩爱闹,不听劝导
(2) 性情刁顽
(3) 指鱼甲的坚硬顽钝
词语解释
坚硬的表皮。
《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皮日休文集·皮日休》:“ 唐 皮日休 尝謁 归仁绍 ,数往而不得见。 皮 既心有所慊,而动形於言,因作《咏龟诗》:‘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不是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此指龟甲。
厚而坚的皮囊。指人的躯壳。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二:“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无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空忙杀这顽皮。”
形容坚韧。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亏了一双顽皮的耳朵,炼出一副忍耐的心胸,习得吵闹为常,反觉平安可诧。”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我们月中的树儿都是鲜葳葳的、嫰禾禾的,便用指甲儿也可以掐弹得破,偏这树儿才这么顽皮呢!”
形容人的性情刁顽,无赖。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当初只説娶过良善人家女子,谁想娶这个没规矩、没家法、长舌顽皮村妇!”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四折:“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风筝偷放,也学顽皮 戚大郎 ,从今不敢笑伊行。”
调皮,爱玩闹。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 褚大娘子 本就有些顽皮,不免要耍笑他。” 巴金 《利娜·第二封信》:“你还记得我的骄傲的态度,我的顽皮的微笑吗?”
指调皮的人。
《说唐》第一回:“却喜两姓孩子,都是一对顽皮,甚是相合。”
引证解释
⒈ 坚硬的表皮。 《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皮日休文集·皮日休》:“唐皮日休尝謁归仁绍,数往而不得见。此指龟甲。
引皮既心有所慊,而动形於言,因作《咏龟诗》:‘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不是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
⒉ 厚而坚的皮囊。指人的躯壳。
引唐寒山《诗》之二四二:“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
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无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空忙杀这顽皮。”
⒊ 形容坚韧。
引清李渔《风筝误·闺哄》:“亏了一双顽皮的耳朵,炼出一副忍耐的心胸,习得吵闹为常,反觉平安可诧。”
郭沫若《星空·广寒宫》:“我们月中的树儿都是鲜葳葳的、嫰禾禾的,便用指甲儿也可以掐弹得破,偏这树儿才这么顽皮呢!”
⒋ 形容人的性情刁顽,无赖。
引《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当初只説娶过良善人家女子,谁想娶这个没规矩、没家法、长舌顽皮村妇!”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清李渔《风筝误·鹞误》:“风筝偷放,也学顽皮戚大郎,从今不敢笑伊行。”
⒌ 调皮,爱玩闹。
引明吾丘瑞《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褚大娘子本就有些顽皮,不免要耍笑他。”
巴金《利娜·第二封信》:“你还记得我的骄傲的态度,我的顽皮的微笑吗?”
⒍ 指调皮的人。
引《说唐》第一回:“却喜两姓孩子,都是一对顽皮,甚是相合。”
顽皮的国语词典
调皮,不听教诲。
如:「这个孩子太顽皮了,打破玻璃,又伤了手!」
顽皮的网络释义
顽皮
顽皮 (汉语词语)
顽皮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元声。从页。本义:难劈开的囫囵木头)(2) 同本义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唐· 元稹《画松》
(3) 愚顽之人;顽固派 。如:顽军(顽固派的军队)
(4) 凶恶的人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唐· 李白《豫章行》
形容词
(1) 引申为浑圆
闻平乐以下,四顾皆土山,而巉厉之石,不挺于陆而藏于水矣。盖山自此而顽,水自此而险也。——《徐霞客游记》
(2) 顽固,不驯服
顽童穷固。——《国语·郑语》
(3) 又如:顽算(耍弄,算计);刁顽(狡猾顽固);顽户(旧时官府指拖欠赋税之家);顽陋(顽固鄙陋);顽竖(顽劣的小子);顽躯(顽健的身体);顽猾(顽皮狡猾)
(4) 头脑迟钝; 愚蠢
顽,愚也。——《广雅·释诂一》
父顽。——《书·尧典》
疑自苗人顽,恃险不终役。——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5) 又如:冥顽不灵;顽仙(愚笨无知的仙人);顽昧(顽劣无知);顽疏(愚劣粗疏);顽卤(愚昧钝迟。或作“顽鲁”);顽贪(顽愚贪婪);顽恶(愚蠢桀骜);顽愚(愚鲁,资质低下迟钝);顽鄙(顽钝鄙拙)
(6) 坚硬
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三侠五义》
(7) 又如:顽皮(皮甲坚硬);顽铁(坚硬的铁);顽金(坚硬的金属);顽块(硬土块);顽重(又硬又重);顽肉(坏死硬化之肉)
(8) 粗钝 。如:顽璞(未加工的玉石);顽钝(不锋利的器物);顽厚(粗厚);顽朴(粗陋而朴实);顽砖(粗劣的砖块)
(9) 强暴 。如:顽飇(狂风);顽阳(烈日);顽徒(蛮横不法之人)
(10) 坚强
耄期尚有江湖兴,顽健人言见未曾。——宋· 陆游《示二子》
动词
(1) 同“玩”。游戏
拜了拜本州,就到上海去顽了这多少日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又如:顽耍子(玩耍;游逛);顽不开(应付不了);顽耍(嬉戏,玩乐);顽游(顽耍,游玩);顽具(玩具)
(3) 贪。通“忨” 。如:顽涎(馋涎,比喻对女色的贪婪);顽廉懦立(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使软弱的人能够自立。比喻感化力量的巨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皮 | 符羈 | 並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bie/bye | bʰĭ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