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堆

xiàng yǔ duī [ xiang yu dui]
繁体 項羽堆
注音 ㄒ一ㄤˋ ㄩˇ ㄉㄨㄟ

词语释义

《史记.项羽本纪》:"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后因称此置太公之高坛为"项羽堆"。古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广武城。

词语解释

  1. 《史记·项羽本纪》:“当此时, 彭越 数反 梁 地,絶 楚 粮食, 项王 患之。为高俎,置 太公 其上,告 汉王 曰:‘今不急下,吾烹 太公 。’”后因称此置 太公 之高坛为“项羽堆”。古址在今 河南 荥阳 东广武城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济水 又东逕 东广武城 北。 楚 项羽 城之, 汉 破 曹咎 , 羽 还 广武 ,为高坛置 太公 其上,曰:‘ 汉 不下,吾烹之。’ 高祖 不听,将害之。 项伯 曰:‘为天下者不顾家,但益怨耳。’ 羽 从之。今名其坛曰 项羽堆 。”《史记·项羽本纪》“为高俎,置 太公 其上”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 东广武城 有高坛,即是 项羽 坐 太公 俎上者,今名 项羽堆 ,亦呼为 太公亭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七《河阴县》。

引证解释

⒈ 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七《河阴县》。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七《河阴县》。

《史记·项羽本纪》:“当此时, 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 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后因称此置太公之高坛为“项羽堆”。古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广武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济水又东逕东广武城北。 楚项羽城之, 汉破曹咎,羽还广武,为高坛置太公其上,曰:‘ 汉不下,吾烹之。’ 高祖不听,将害之。 项伯曰:‘为天下者不顾家,但益怨耳。’ 羽从之。今名其坛曰项羽堆。”
《史记·项羽本纪》“为高俎,置太公其上” 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东广武城有高坛,即是项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项羽堆,亦呼为太公亭。”

项羽堆的网络释义

项羽堆

  • 项羽堆, ㄒㄧㄤˋ ㄧㄩˇ ㄉㄨㄟ,xiàng yǔ duī,出处是史记。
  • 汉字详情

    xiàng [xiang]
    部首: 616
    笔画: 9
    五笔: AD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BO
    四角: 111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2) 同本义

    项,头后也。——《说文》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曹植《洛神赋》

    项背相望。——《后汉书·左雄传》

    (3) 又如:项髻(挽发髻于颈后);项窝(脖子后部的凹处)

    (4) 泛指人颈

    老魔将芭蕉扇插在后项衣领。——《西游记》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项头(头与脖项);项领(指颈部);项缩(缩颈。形容畏惧的样子)

    (6) 代数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式 。如:内项;外项

    (7) 款项 。如:进项;欠项;出项;项头(项目)

    (8) 春秋时国名 。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

    (9) 冠的后部

    宾右手执项,左手执前进客。——《仪礼·士冠礼》

    (10) 姓

    量词

    用于分项目的事物 。如:八项注意;下列各项;一项任务;援引该法律的第六条第三款第二项

    英文翻译

    neck, nape of neck; sum; funds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6

    宋本广韵

    [yu]
    部首: 626
    笔画: 6
    五笔: NRNR

    英文翻译

    feather
    duī [dui]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WYG
    五行:
    仓颉: GOG
    四角: 401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土,隹( zhuī)声。本义:土堆)

    (2)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逾陇堆兮渡漠。——《楚辞·疾世》

    激堆埼。——司马相如《上林赋》

    呼水中沙堆为墠。——《尔雅·释水》注

    (3) 又如:堆阜(小丘);堆埼(曲折的岸边)——多用于地名。如:滟滪堆(在四川长江中);双堆集(在安徽)

    (4) 常为排列的整齐有序的叠堆 。如:草堆;柴火堆;堆云(形容密集众多);堆堆(久久不动的样子;形容累积得很多的样子)

    动词

    (1) 堆积

    堆,聚土。——《说文》

    (2) 又如:堆堵(堆积堵塞);堆绢(堆纱花。用彩绢制成花鸟人物形状,缀附于屏障上);堆山塞海(形容财物极为丰富);堆红(漆器上所堆成的朱色花纹);堆案(累积案头。指积压很多文书)

    量词

    (1) 用来计量成堆的东西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一堆垃圾;一堆谷子

    英文翻译

    heap, pile, crowd; pile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1 zeo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oi1 [海陆丰腔] doi1 doi3 doi5 [梅县腔] doi1 doi3 [宝安腔] doi1 [客英字典] doi1 [东莞腔] doi1 [台湾四县腔] doi1 doi3 doi5 [客语拼音字汇] doi1 [陆丰腔] d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回平聲合口一等tuai/tuoit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