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译

yīn yì [yin yi]
繁体 音譯
注音 一ㄣ 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音译 yīnyì

(1) 按音翻译。也作“译音”

transliteration

词语解释

  1. 犹消息;情报。

    《宋书·黄回传》:“及 景素 结逆,履霜岁久,乃密通音译,潜送器仗。”

  2. 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

    鲁迅 《热风·不懂的音译》:“翻外国人的姓名用音译,原是一件极正当,极平常的事。”

引证解释

⒈ 犹消息;情报。

《宋书·黄回传》:“及景素结逆,履霜岁久,乃密通音译,潜送器仗。”

⒉ 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

鲁迅《热风·不懂的音译》:“翻外国人的姓名用音译,原是一件极正当,极平常的事。”

音译的国语词典

翻译时直接模仿原语的语音而不把它意思翻译出来。

音译的网络释义

音译

  • 音译,指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 音译造句

    倒也是,铝这个字,据说实际上是西方音译过来的,原本是没这个字的。
    康乃馨,是香石竹的音译名称,为石竹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英文人名和地名很多时候都是相当的有趣,也很容易理解,音译过来的话,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名堂,若是直接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那就容易多了。
    同样的中文音译用北京话、福建话、广东话等等念起来都很不一样,并且每一种念法都会随著岁月而演变。
    弥勒菩萨弥勒是梵语的音译,弥勒为姓,意译慈氏。
    赛璐珞是一个音译词,即硝化纤维塑料,俗称假象牙。
    “喇喇蛄、哈士蟆”之名,都源自满语,为音译词。
    我在深圳的公交汽车上听用英语报站名时把“文体中心”直接用音译的形式报出来,我觉得非常别扭认为那样不合理。
    的音译,至于是什么意思,我怕和谐,就不说了,有好奇心的可以自行百度领悟……
    图为火炬手育迪手持火炬传递新华社记者安治平摄。
    “爱色尼”是英文音译希腊。
    就在上月末,俄方邀请日本驻南萨哈林斯克总领事小池孝之参加关于投资两国争议岛屿的会议,遭到拒绝。
    音译成阿尔托莉雅更好一点,所以正文中一直使用的阿尔托莉雅。
    你听科锐哲这个名字就很洋气,怎么听怎么像是哪个单词音译过来的。
    华人通常都喜欢把后一个意思,直接音译为派对。
    具体说来,就是地名中的专名部分一般音译,而地理通名部分一般意译。
    现在,两个女孩在上海的泰康路开了一家牛绒纺织品的专卖店,名字叫,就是藏文牦牛的音译。
    这个样例代码显示任何语言的输入都被音译为拉丁字母并规范化。
    毕摩为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则指有文化知识的长者。
    这些翻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类音译、直译、调整、意译。

    汉字详情

    yīn [yin]
    部首: 907
    笔画: 9
    五笔: 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A
    四角: 0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英文翻译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1 [陆丰腔] jim1 [沙头角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梅县腔] jim1 [东莞腔] jim1 [宝安腔] jim1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mqim/ym
    [y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C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EQ
    四角: 3775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睪( )声。本义: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2) 同本义

    译,传译四夷之言者。——《说文》

    译,传也。——《方言十三》

    北方曰译。——《礼记·王制》

    重舌之人九译。——张衡《东京赋》

    译者称西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译欧西人之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汉语被译成日语;译品(翻译的作品);译义(意译);译写(翻译写作);译经(翻译经典)

    (4) 解释;阐述

    夫圣人为天口,贤者为圣译。——《潜夫论》

    (5) 通“择”。选择

    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译居。——《隶释·汉孟郁修尧庙碑》

    (6) 又如:译居(择居)

    名词

    (1) 翻译人员

    于是乃召越译,乃 楚说之。—— 刘向《说苑》

    (2) 又如:译费(支付给翻译人员的钱);译界(翻译界);译员(翻译工作者)

    (3) 异域

    沧波伏忠信,译语辨讴谣。——唐· 顾况《送从兄使新罗》

    (4) 又如:译语(异域的语言)

    英文翻译

    translate; decode; encode

    方言集汇

    ◎ 粤语:ji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