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

mò hé [ mo he]
注音 ㄇㄛˋ ㄏㄜˊ

词语释义

靺鞨 Mòhé

(1) 中国古代东北的一个民族

Mohe

词语解释

  1.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周 时称 肃慎 , 汉 魏 时称 挹娄 , 北魏 时称 勿吉 、 隋 唐 时称 靺鞨 , 五代 时称 女真 。分布在 松花江 、 牡丹江 流域及 黑龙江 下游,东至 日本海 。《隋书·东夷传·靺鞨》:“ 靺鞨 ,在 高丽 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旧唐书·北狄传·靺鞨》:“ 靺鞨 ,盖 肃慎 之地, 后魏 谓之 勿吉 ,在京师东北六千餘里,……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极南到 朱波 ,穷北踰 靺鞨 。”

  2. 亦称“ 靺羯芽 ”。宝石名。即红玛瑙,色红,隐晶质,产 靺鞨 ,故称。

    《旧唐书·肃宗纪》:“ 楚州 刺史 崔侁 献定国宝玉十三枚……七曰红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宝石﹞属红黄种类者,为猫精、靺羯芽、星汉砂、琥珀、木难、酒黄、喇子。”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周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五代时称女真。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下游,东至日本海。

《隋书·东夷传·靺鞨》:“靺鞨,在高丽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
《旧唐书·北狄传·靺鞨》:“靺鞨,盖肃慎之地, 后魏谓之勿吉,在京师东北六千餘里,……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
清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极南到朱波,穷北踰靺鞨。”

⒉ 亦称“靺羯芽”。宝石名。即红玛瑙,色红,隐晶质,产靺鞨,故称。

《旧唐书·肃宗纪》:“楚州刺史崔侁献定国宝玉十三枚……七曰红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宝石﹞属红黄种类者,为猫精、靺羯芽、星汉砂、琥珀、木难、酒黄、喇子。”

靺鞨的国语词典

我国古代民族之一。属通古斯族,周代称为「肃慎」,汉魏称为「挹娄」,隋唐称为「靺鞨」,分布在今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从事农业,擅养猪,兼狩猎和渔业。后为女真,宋时建立金国,为蒙古所灭。

靺鞨的网络释义

靺鞨

  •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隋唐时写作靺鞨。辽宋时期恢复了最早的肃慎名称,但汉语中改译为女真或女直。清代建立后,清太宗皇太极将已经统一的本民族从龙六十六部各自的自称统一废除,改族名为满洲,延传至今。
  • 汉字详情

    [mo]
    部首: 901
    笔画: 14
    五笔: AFGS
    仓颉: TJDJ
    四角: 45590

    英文翻译

    stocking; the Tungusic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mu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t7 [客英字典] mat7 [台湾四县腔] m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撥入聲合口一等muatmuɑt
    [he]
    部首: 901
    笔画: 18
    五笔: AFJN
    仓颉: TJAPV
    四角: 46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鞋子

    鞨,履也。——《广雅》

    (2) ——“靺鞨”( Mòhé):中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名。五代时称女真

    英文翻译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ho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t7 [客英字典] hot7 [梅县腔] hot7 [台湾四县腔] ho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葛入聲開口一等ghat/hatɣɑ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