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臂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靠手。
茅盾 《子夜》三:“ 吴荪甫 笑起来了;他把两个指头在他坐椅的靠臂上猛击一下。”参见“ 靠手 ”。
引证解释
⒈ 即靠手。参见“靠手”。
引茅盾《子夜》三:“吴荪甫笑起来了;他把两个指头在他坐椅的靠臂上猛击一下。”
靠臂的网络释义
靠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非,告声。从“非”,表示相违背。本义:相背)
(2) 相依
靠,相违也。——《说文》。段玉裁注:“今俗谓相依曰靠,古人谓相背曰靠。”
(3) 仰仗,依赖
不可只靠一言半句,海上单方,便以为足。——宋· 朱熹《答吴伯起书》
(4) 又如:靠傍(依靠,靠山);靠托(倚仗;依靠);靠天(不靠人力,依赖天命)
(5) 倚靠、依赖或凭靠 。如:把头靠在他肩上;把梯子靠在墙上
(6) 保持某种路线或方向等 。如:车辆一律靠右行
(7) 信得过 。如:忠实可靠;靠班(预约的轿夫)
(8) 接近。如:房子靠海;靠晚(傍晚);靠边走;靠开(靠边站开)
名词
戏剧中古代将士穿的铠甲。靠身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护腿两块,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 。如:女靠;软靠;靠子(戏曲中武生穿的戏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au5 ko5 [台湾四县腔] kau5 ko5 [沙头角腔] kau5 [梅县腔] kau5 [客语拼音字汇] kau4 ko4 [东莞腔] kau5 [客英字典] kau5 [宝安腔] kau5
◎ 潮州话:gou6 k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bei(1) ——见“胳臂”( )(2) 另见 bì名词 (1)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2) 胳臂 臂,手上也。——《说文》 肱谓之臂。——《广雅·释亲》 肩臂。——《仪礼·少牢礼》。注:“肱骨。” 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臂缚(古时缚在两臂以抵御兵刃的铠甲。也称“臂手”);臂纱(缠手臂的纱布) (4) 动物的前肢 滑水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山海经·北山经》。注:“前脚也。” 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长臂猿;螳臂当车;臂臑(牲畜前体的中下部) (6) 器械伸长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梯帮等。如:悬臂,弩臂;支持墙架的金属臂 (7) 一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如:银河的旋臂 动词 (1) 放在胳膊上 。如:臂鹰(使鹰停在手臂上。即架鹰。引申为打猎) (2) 另见 英文翻译arm
方言集汇◎ 粤语:be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3 [陆丰腔] bi3 pi6 [海陆丰腔] bi3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3 [客英字典] bi3 [梅县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4 [宝安腔] bi3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五寘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