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

qīng yù [ qing yu]
注音 ㄑ一ㄥ ㄩˋ

词语释义

碧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后因以'青玉'为敬称他人遗体的套语。 喻青翠的植物。指绿竹。 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喻竹席。

词语解释

  1. 碧玉。

    《吕氏春秋·孟春》:“﹝天子﹞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赋》:“柱何用於黄金,案寧劳於青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青玉》:“按《格古论》云:‘古玉以青玉为上,其色淡青,而带黄色。’”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庾文康 亡, 何扬州 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后因以“青玉”为敬称他人遗体的套语。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诗:“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3. 喻青翠的植物。指绿竹。

    唐 杨巨源 逸句:“一院緑钱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宋 梅尧臣 《景纯以侍儿病期与原甫月园为饮》诗:“腮肥顶瘦裁青玉,钻凿商声五音足。” 元 杨维桢 《小游仙》词:“青玉参差嶰管裁,琯中吹得凤凰来。”

  4. 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唐 骆浚 《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干耸一条青玉直,叶铺千叠緑云低。”

  5. 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唐 元稹 《高荷》诗:“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6. 喻竹席。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引证解释

⒈ 碧玉。

《吕氏春秋·孟春》:“﹝天子﹞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南朝梁元帝《言志赋》:“柱何用於黄金,案寧劳於青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青玉》:“按《格古论》云:‘古玉以青玉为上,其色淡青,而带黄色。’”

⒉ 后因以“青玉”为敬称他人遗体的套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 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
宋苏轼《书黁公诗后》诗:“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⒊ 喻青翠的植物。指绿竹。

唐杨巨源逸句:“一院緑钱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宋梅尧臣《景纯以侍儿病期与原甫月园为饮》诗:“腮肥顶瘦裁青玉,钻凿商声五音足。”
元杨维桢《小游仙》词:“青玉参差嶰管裁,琯中吹得凤凰来。”

⒋ 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唐骆浚《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干耸一条青玉直,叶铺千叠緑云低。”

⒌ 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唐元稹《高荷》诗:“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⒍ 喻竹席。

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青玉的国语词典

蓝宝石的别名。参见「蓝宝石」条。

青玉的网络释义

青玉 (一种碧玉)

  • 青玉是软玉中数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其物质成分跟白玉相同或相近,成因与白玉一样,都属于接触变质成因形成,只因含微量元素铁而呈现出差异。青玉的佩戴与保养时应避免与硬物碰撞、经常佩戴并时时摩挲。
  • 青玉造句

    这件和田青玉饰品貌似是个刀柄吧?
    这条腰带上共用了三十六颗珍珠、二十四块上等青玉,然后用金丝和银丝采用对嵌环勾之法编织而成,实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宝物!
    林宇驾御着新买的青玉剑,感受着电掣风驰一般的速度。
    陆凡从天山剑冢中崛起,手执一把青玉剑,开启了一段震古烁今的传奇。
    明镜应缺皎若云间月落华年,朱弦未断五色凌素青玉案间,朝露夜晞几连环也从中折断,芳时曾歇今日偷把旧日换,青丝缠雪吟别一场暮色残年,如初相见对镜心意兀自散乱,锦水长在汤汤与君诀天涯边,共灯一盏琴尚不灭的缘牵。
    小道我这里后山莲池中,种植了一些冰青玉藕,还算能拿得出手了,童儿啊,快去将莲藕莲籽都洗剥干净了,给统领装上。
    话说青玉使是迦叶国的当值官吏,辖境内的玉器总官,仅是官拜九正品的小小芝麻官。
    韩老六的大老婆子应声走出来。这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枣核样的胖女人,穿一件膏绸子大褂,衔一根青玉烟嘴的长烟袋。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
    这首词应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只要能够加入青玉宗,那便意味着光宗耀祖,更意味着能够成为普通人眼中的仙人,享尽荣华富贵,成为万人之上的存在。
    青玉,阴线加镂空,为独身双头龙型,龙身盘成形,线条流畅,可见微小跳痕。
    青玉案宋?黄公绍,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就这样,姬寒白天小心的赶路,锤炼筋肉,夜晚修炼,闲暇时查看青帝留下的大量青玉简,熟悉药理常识,识记炼药心得。
    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如果你想像清教徒那样过感恩节,不妨尝试一下普利茅斯的菜肴,那可以吃一下顿烂的南瓜和传统瓦帕诺亚格人的青玉米粒煮利马豆。
    一男子一身白衣,发插银簪,腰挂青玉,足登长靴,一双在男人脸上很少见到的丹凤眼以及略微笔挺的鼻子衬托的男子温文尔雅。
    看上去双十年华的样子,乌黑发亮的秀发在头上挽了一个髻,青玉簪的余辉反衬着赛雪欺霜的玉颈。
    专家认可锡兰青玉从他们的光光度和光华对中等蓝色颜色。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801
    笔画: 8
    五笔: 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B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名词

    (1) 青色物 。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9) 古州名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black;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iang1 [海陆丰腔] ciang1 [东莞腔] ziang1 [台湾四县腔] ciang1 [宝安腔] ciang1 [陆丰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cheng/cengtsʰieŋ
    [yu]
    部首: 527
    笔画: 5
    五笔: 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I
    四角: 1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容词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英文翻译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k8 [陆丰腔] gniuk8 [东莞腔] ngiuk8 [海陆丰腔] ngiuk8 [梅县腔] niuk8 [沙头角腔] niu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6 [台湾四县腔] ngiuk8 [宝安腔] ngi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欲入聲開口三等ŋĭwokngyuk/ngi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