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侵

shuāng qīn [ shuang qin]
注音 ㄕㄨㄤ ㄑ一ㄣ

词语释义

谓白发逐渐增多。 受霜侵凌。

词语解释

  1. 谓白发逐渐增多。

    唐 白居易 《晏坐闲吟》诗:“霜侵残鬢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宋 黄庭坚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之一:“骑省还秋直,霜侵鬢脚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余也敝裘风宿,短髮霜侵。”

  2. 受霜侵凌。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睡鳧烟冷,老马霜侵。”

引证解释

⒈ 谓白发逐渐增多。

唐白居易《晏坐闲吟》诗:“霜侵残鬢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宋黄庭坚《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之一:“骑省还秋直,霜侵鬢脚衰。”
明夏完淳《寒泛赋》:“余也敝裘风宿,短髮霜侵。”

⒉ 受霜侵凌。

明夏完淳《冰池如月赋》:“睡鳧烟冷,老马霜侵。”

霜侵的网络释义

霜侵

  • 霜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uāng qīn,指白发逐渐增多。
  • 汉字详情

    shuāng [shuang]
    部首: 802
    笔画: 17
    五笔: FSHF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BDBU
    四角: 109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2) 同本义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霜);霜序(霜降的时序);霜信(寒霜将来的信息。也为雁的别名);霜砧(寒秋时节的捣衣声);霜草(因霜害而枯萎的草;草名,也叫“相思草”);霜气(寒霜);霜鸟(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霜雪(霜和雪;比喻心志清纯洁净);霜雾(寒气);霜黄(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

    (4)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

    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贾岛《渡桑乾》

    (5) 如霜的粉末

    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

    (6) 又如:柿霜。亦指润肤的化妆品。如:雅霜;白玉霜

    形容词

    (1) 譬喻白色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唐· 李白《古风》之四

    (2) 又如:霜毫(白毫毛笔);霜鬓(耳边白发);霜毛(形容洁白的羽毛;比喻白发);霜衣(形容白鸟的羽毛);霜色(白色);霜侵(指白发渐渐增多);霜翎(白色的羽毛);霜絮(白棉絮);霜蓬(喻白发);霜须(形容须白如霜)

    (3) 比喻高洁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晋· 陆机《文赋》

    (4) 又如:霜操(指高洁的操持);霜女(指梅花。比喻其高洁)

    (5) 譬喻冷酷、严峻

    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南史·陆慧晓传》

    (6) 又如:霜法(严厉的法禁);霜典(严厉的法典);霜威(指寒霜肃杀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霜烈(比喻严厉);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御史掌职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也称“霜署”)

    (7) 譬喻锋利

    钢镞润,霜刃染。——左思《吴都赋》

    (8) 又如:霜刀(指锋利雪亮的刀);霜刃(锋利雪亮的刀刃);霜爪(指锐利的爪子);霜矛(指锋利雪亮的矛);霜戈(指锋利雪亮的戈)

    英文翻译

    frost; crystallized; candied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 客家话:[梅县腔] song1 [海陆丰腔] song1 [客英字典] song1 [沙头角腔]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ong1 [东莞腔] song1 [客语拼音字汇] song1 [宝安腔] song1 [陆丰腔] s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色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sriang/shiangʃĭaŋ
    qīn [qi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VP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SME
    四角: 27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2) 同本义

    侵,渐进也。——《说文》

    侵淫谿谷。——宋玉《风赋》

    侵淫促节。——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

    (3) 又如:侵润(逐渐发展);侵寻(渐进);侵淫(渐进的样子);侵寻(范围逐渐扩大)

    (4) 侵犯: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袭侵之事。——《国语·晋语》。注:“无钟鼓曰侵。”

    觕者曰侵,精者曰伐。——《公羊传·庄公十年》

    苞人民、殴牛马曰侵。——《谷梁传·隐公五年》

    项子牛三侵 鲁地。——《墨子·鲁问》

    韩魏相与争侵地。——《庄子·让王》

    侵之愈急。——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自海入侵。——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入侵(敌军侵入国境);侵官暴国(侵犯他人职守,欺侮当今国君);侵傍(侵谤。侵犯);侵陵(侵犯欺凌);侵克(侵占克扣);侵匿(侵占吞没);侵田(侵占的田地);侵斥(侵占);侵用(非法占用公物或他人之物);侵并(侵占兼并);侵耗(侵吞克扣);侵匿(侵吞,侵没);侵抄(侵害掠夺);侵苦(侵害受苦);侵冒(侵害,侵犯)

    (6) 侵蚀

    加以风雨稍侵,渐致亏坠。——李百药《北齐书》

    (7) 侵凌

    侵,凌也。——《广雅》

    六伐既侵。——《书·大传三》

    无相侵渎。——《国语·楚语下》

    义不侵为然诺者也。——《汉书·除馀传》

    (8) 如:侵轧(侵凌排挤,倾轧);侵虐(侵凌残害);侵冤(侵凌,使之受冤枉);侵慢(欺凌轻慢)

    (9) 临近,到

    隔夜相期侵早发。——方千《采莲》

    (10) 又如:侵晚(入夜);侵明(天刚亮);侵晓(拂晓);侵早(凌晨)

    (11) 通“寝。止息

    下情上而道止,谓之寝。——《管子·明法》

    副词

    逐渐

    侵寻于泰山矣。——《史记·孝武纪》。晋灼曰:“遂往之意也。 小颜曰:“渐染之义。”

    形容词

    通“寝”。容貌丑陋

    蚡为人貌侵。——《汉书·田蚡传》

    英文翻译

    invade, encroach upon, raid

    方言集汇

    ◎ 粤语:c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m1 [东莞腔] cim1 [梅县腔] cim1 cim5 [台湾四县腔] cim1 [海陆丰腔] cim1 [宝安腔] cim1 [客语拼音字汇] q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tsʰĭĕmchim/c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