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怒

zhèn nù [ zhen nu]
注音 ㄓㄣˋ ㄋ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震怒 zhènnù

(1) 非常愤怒;盛怒

这消息使他震怒
be enraged; be furious

词语解释

  1. 盛怒,大怒。旧常用于君主。

    《书·泰誓上》:“皇天震怒。”《后汉书·党锢传序》:“於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 宋 秦观 《朋党上》:“ 东汉 鉤党之狱,海内涂炭二十餘年……人主不復察其邪正,惟知震怒而已。” 刘半农 《学徒苦》诗:“呱呱儿啼,主妇震怒。”

引证解释

⒈ 盛怒,大怒。旧常用于君主。

《书·泰誓上》:“皇天震怒。”
《后汉书·党锢传序》:“於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
宋秦观《朋党上》:“东汉鉤党之狱,海内涂炭二十餘年……人主不復察其邪正,惟知震怒而已。”
刘半农《学徒苦》诗:“呱呱儿啼,主妇震怒。”

震怒的国语词典

大怒。

震怒的网络释义

震怒

  • 震怒,汉语词汇。
  • 拼音:zhèn nù
  • 释义:1.盛怒,大怒 2.异常愤怒。
  • 震怒的翻译

    英语: to be furious
    法语: être engagé, furieux

    震怒造句

    而且少奶奶她们不在家,又使得吴荪甫火上添油地震怒起来.
    诗90:9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耶和华阿,求你不要大发震怒,也不要永远记念罪孽。求你垂顾我们,我们都是你的百姓。
    相反,神对嫉忌和谋杀的行为大表震怒。
    某次她下班和男同事喝酒,深夜才回去,他大为震怒,是夜睡到了另一个房间。
    赵庆华受人指戳,老面子早挂不住了,震怒之下,他登报声。
    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乾隆帝震怒,命钦差阿桂把抗旨逆命的窦光鼎押解来京,交部议处。
    因此,天皇大为震怒,正言厉色地说:“陆军的做法太不象话。
    赵庆华受人指戳,老面子早挂不住了,震怒之下,他登报声明,与赵一荻断绝父女关系。
    绿珠震怒,杏眼圆瞪,大骂赵王伦卑鄙无耻。
    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呆了,以为天神震怒,纷纷放下手中兵器,纳头便拜。
    光输金字塔可以横穿整个银河,自然不惧外面恶劣的雷霆震怒。
    初时还只是如和风细雨般的微弱之声,但很快,就转变为了雷霆震怒般的隆隆之声。
    天子震怒,遣校尉拿苏轼来京,下御史台狱,就命李定勘问。
    参折既上,皇太后异常震怒,命军机拟旨斥革,立即驱逐出京。
    公主帮助摩恩逃跑时,由于搜索无果,医生大为震怒,他迁怒于人类奴隶,开始大肆的虐杀奴隶。
    第一次击靶后,报靶员报的十枪十环让章海峰大声震怒,对着问题兵就是一顿暴喝,还是四连指挥员王动看出了一些蹊跷。
    天似为之震怒,惊暴的雷霆更回密集,天地间在也没有强者的身影,只有漫天的雷芒如雨般落下,这是世界毁灭的一个片面。
    文宗震怒,下旨把直隶提督张殿先、天津镇总兵达年、大沽协副将德奎,革职拿问。

    汉字详情

    zhèn [zhen]
    部首: 802
    笔画: 15
    五笔: FDFE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BMMV
    四角: 10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辰声。雷、雨常常并作,故从雨。本义:雷,疾雷)

    (2) 同本义

    震,劈历振物者。——《说文》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春秋》。孔颖达疏:“ 何休云:震,雷也。电,霆也。”。

    (3) 又如:震震(雷、鼓、车、马等所发出的巨响);震厉(雷声);震霆(轰雷,响雷);震雷(响雷);震响(震雷似的响声)

    (4) 八卦之一。雷之象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易·说卦》。

    (5) 又如:震宫(东方);震方(震位,震维。东方);震区(东方)

    (6) 与天子有关 。如:震位(指东宫,即“太子之宫”);震宫(太子所住的宫殿);震业(帝王的事业);震储(皇储,太子)

    (7) 威势;威严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国语·周语上》

    畏君之震。——《左传·成公二年》。

    (8) 又如:震灼(威势极盛);震肃(因慑于威势而肃然)

    动词

    (1) 震动,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后汉书·张衡传》

    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水经注·河水》

    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汉书·刑法志》

    震惊朕师。——《书·舜典》

    余威震于殊俗。——汉· 贾谊《过秦论》

    内地为之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震掉(颤动);震域(地震波及的范围);震裂(物体因受震动而裂开);震主之威(指人威势极为盛大,使君王畏忌不安)

    (3) 震惊;惊惧;使惊惧

    愿承闲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楚辞·九章·抽思》

    簿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韩非子·八奸》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4) 又如:震汗(因惊惧而颤抖出汗);震怖(惊恐);震悸(惊怖恐惧);震慑(震惧。形容极害怕)

    (5) 心动;激动

    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国语·周语下》。

    (6) 又如:震怜(动情怜恤)

    (7) 振兴;振奋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滞久而不震,生乃不殖。——《国语》。

    (8) 又如:震奋(振作奋发);震发(奋发,奋起);震激(振作激发)

    (9) 怒

    震于廷。——《太玄·释》。范望注:“震,怒也。”。

    (10) 又如:震恚(大怒,盛怒);震扑(怒而攻打);震愤(大怒)

    (11) 地震

    八月丁酉,南宫极震。——《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震之所在。(地震所在的方位。)——《后汉书·张衡传》。

    (12) 又如:震中;震波;震级

    英文翻译

    shake, quake, tremor; ex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n3 zhin5 (zhin1) [宝安腔] zin3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siin5 (zin1) [陆丰腔] zhin6 [沙头角腔] zun1 [客英字典] zhin3 [东莞腔] zin3 [梅县腔] zhin3 zhu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ncjinh/tjinn
    [nu]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VCNU
    五行:
    吉凶:
    仓颉: VEP
    四角: 4733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 同本义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瞋目大怒。

    (4)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5) 谴责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6)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7) 奋起;奋发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8)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9) 激怒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10) 超过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形容词

    (1)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2)飘风怒吹。——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4) 声响巨大 。如:怒号;怒涛

    名词

    (1) 通“孥”。妻子儿女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2) 通“帑”。彗星尾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英文翻译

    anger, rage, passion; angry

    方言集汇

    ◎ 粤语:n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u5 [海陆丰腔] nu5 [客语拼音字汇] nu4 [台湾四县腔] nu5 [梅县腔] nu5 [东莞腔] lu3 [陆丰腔] nu5 [宝安腔] lu5 [沙头角腔] lu5
    ◎ 潮州话:n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古上聲開口一等nox/nuunu

    震怒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