雺雾

wù wù [ wu wu]
繁体 雺霧
注音 ㄨˋ ㄨˋ

词语释义

指迷蒙的雾气。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指迷蒙的雾气。《隋书·天文志下》:“将雨不雨,变为雺雾。”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霍若雺雾披,涣若春氷泮。”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序:“冥冥汶汶,雺雾雰雰。”

引证解释

⒈ 指迷蒙的雾气。

《隋书·天文志下》:“将雨不雨,变为雺雾。”
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霍若雺雾披,涣若春氷泮。”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序:“冥冥汶汶,雺雾雰雰。”

雺雾的网络释义

雺雾

  • “雺”源自楚文字,有两个读音。其一为wù,意思同雾,唐刘禹锡《楚望赋》文“天濡而雺”。;其二可读作méng,《元包经·仲阳》曰“云雺雺”;《隋书·天文志下》文“将雨不雨,变为雺雾”。在这里可解释为迷漫的雾气。
  •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曰“圣制埋瘗,沦于雺雾”这句是指圣人的制度埋没,所以这里的“雺雾”可直接翻译为雾气
  • 汉字详情

    wù,méng [wu,meng]
    部首: 802
    笔画: 13
    五笔: FCBT
    仓颉: MBNIH
    四角: 1022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mungmuŋ
    [wu]
    部首: 802
    笔画: 13
    五笔: FTLB
    五行:
    仓颉: MBHES
    四角: 10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由于接触较冷的地表,因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就叫做“雾”,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

    (2)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 。如:喷雾器

    形容词

    (1) 比喻轻细的 。如:雾绡(像薄雾一般的轻纱)

    (2) 比喻浓密的 。如:雾鬣(细密的鬣毛)

    (3) 昏晦,昏暗 。如:雾塞(形容昏昧)

    (4) 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如:雾鬟(形容女子头发像云雾般的堆卷盘旋);雾鬓风鬟(形容女子发髻松散的样子)

    英文翻译

    fog, mist, vapor, fine spray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