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误
繁体
誣誤
注音
ㄨ ㄨˋ
词语释义
1.歪曲和谬误。
词语解释
歪曲和谬误。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若能在彼中设一西文报,辨其诬误,昌言 中国 教化之善,及其可以振兴之道,俾知吾国之尚有人在,则亦弭患无形之一术也。”
引证解释
⒈ 歪曲和谬误。
引梁启超《致伍秩庸星使书》:“若能在彼中设一西文报,辨其诬误,昌言中国教化之善,及其可以振兴之道,俾知吾国之尚有人在,则亦弭患无形之一术也。”
诬误的网络释义
诬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英文翻译
make false accusation; def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谬误;错误
误,谬也。——《说文》
群臣议皆误。——《史记·萧相国世家》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误落尘网中。——晋· 陶渊明《归田居》
土木之误。——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笔误;误错(失误差错);误证(错误的证明);误本(有错字的版本);误谬(谬误;差错)
动词
(1) 耽误
郑以救公误之,遂失 秦伯。——《左传·僖公十五年》
(2) 又如:误却(耽误掉;失掉)
(3) 妨害
专欲误将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误人不浅;误身(贻误自身);误人(贻害于人);误惑(贻误迷惑)
英文翻译
err, make mistake; interfere
方言集汇
◎ 粤语:n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