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

diāo sù [ diao su]
注音 ㄉ一ㄠ ㄙ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雕塑 diāosù

(1) 用凿子或其他工具将木石、金属或其他材料雕刻塑造成一定形象

sculpture

词语解释

  1. 雕刻和塑造。造型艺术之一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凡是绘画,或者雕塑应该崇敬的人物时,一般是以大于常人为原则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 林道静 ﹞久久不动地凝视着那个大理石雕塑的绝美的面庞。”

  2. 比喻通过某种手段和方法使人物形象更高大。

    李大钊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故予之掊击 孔子 ,非掊击 孔子 之本身,乃掊击 孔子 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五章:“党的阳光雨露,还有那征途的风尘,战火的烟云,已将 梁志勇 这个苦大仇深的庄稼孩子,雕塑成了一位无所畏惧的革命战士。”

引证解释

⒈ 雕刻和塑造。造型艺术之一种。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凡是绘画,或者雕塑应该崇敬的人物时,一般是以大于常人为原则的。”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林道静﹞久久不动地凝视着那个大理石雕塑的绝美的面庞。”

⒉ 比喻通过某种手段和方法使人物形象更高大。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故予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
郭澄清《大刀记》第五章:“党的阳光雨露,还有那征途的风尘,战火的烟云,已将梁志勇这个苦大仇深的庄稼孩子,雕塑成了一位无所畏惧的革命战士。”

雕塑的国语词典

雕刻和塑造的合称。包括艺术作品中石、竹、木等的雕刻和泥塑。

雕塑的网络释义

雕塑 (华龙宝著图书)

  • 《雕塑》是2006年华龙宝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除介绍雕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法外,还兼顾师范性特点,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校园美化、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涉及雕塑造型制作的相关内容,介绍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与技法,以供参考、选用。
  • 雕塑 (词语概念)

  • 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 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 雕塑的翻译

    英语: a statue, a Buddhist image, sculpture, to carve
    德语: Skulptur
    法语: sculpture

    雕塑造句

    几千年过去了,这座雕塑依然完整地伫立在这里。
    罗丹做什么事情多事全神贯注的,光是修改雕塑的细节部位都十分仔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我觉得春熙路的那几个雕塑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街心公园里的石像雕塑给市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卧佛寺内的玉石大佛雕塑得精致传神。
    在美术馆,我们兴趣盎然地欣赏那些独具匠心的绘画及雕塑作品。
    这座雕塑放在这里等于背山起楼,太煞风景了!
    这件雕塑品里出外进,很有创意。
    他雕塑的这件作品真有万马奔腾的气势。
    这位雕塑家工作时真的是运斤成风,不到一个月,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就雕塑成功了。
    公园南端,有寓意深长的五彩世界雕塑。
    一座座造型别致的桥,仿佛就是刻意创作的艺术雕塑。
    这些石膏雕塑的形象十分逼真。
    这座雕塑保存的相当完整。
    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绘画、雕塑结下不解之缘。
    这件雕塑品构思巧妙,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这座精美的雕塑是她创作的。
    这个雕塑漂亮,放在屋子里真的很别具一格。
    你看这件雕塑作品,入木三分,力道十足。
    从我家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小区里那个精美的少女雕塑。

    汉字详情

    diāo [diao]
    部首: 811
    笔画: 16
    五笔: MF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ROG
    四角: 70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2) 同本义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如:石雕

    (6) 姓

    动词

    (1) 治玉。通“琱”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形容词

    (1) 奸猾 。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英文翻译

    engrave, inlay, carve; exhaust; used for U+9D70 鵰 an eagle, vul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au1 [客英字典] diau1 tiau1 [客语拼音字汇] diau1 [台湾四县腔] diau1 [陆丰腔] diau1 [宝安腔] diau1 [东莞腔] diau1 [梅县腔] diau1 t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聊平聲開口四等tieuteu
    [su]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UBTF
    五行:
    仓颉: TBG
    四角: 87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朔( )声。本义:用泥土抟成人物形象)

    (2) 同本义

    明道先生(程颢)坐如泥塑人。——《二程全书·传闻杂记》

    ——宋· 苏轼《凤翔八观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3) 又如:塑人;塑像;泥塑;面塑

    (4) 呆愣

    把个公子如同泥塑一般,塑在那里。——《儿女英雄传》

    (5) 垒砌

    但奇妙的是在那堂屋的天井边上塑着一个一连有三口锅的长灶头。——郭沫若《革命春秋》

    英文翻译

    model in clay, sculpt; plastics

    方言集汇

    ◎ 粤语:sok3 sou3
    ◎ 客家话:[梅县腔] zok7 sok7 [陆丰腔] sok8 [客英字典] sii5 sok7 zok7 [海陆丰腔] zok7 sok7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东莞腔] s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su5 [宝安腔] s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故去聲開口一等susoh/suh

    雕塑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