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泛指我国北方边境。
元 萨都剌 《梦登高山得诗》:“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引证解释
⒈ 泛指我国北方边境。
引元萨都剌《梦登高山得诗》:“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从人,厂( )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2)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雁鸟也。——《说文》
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昏礼》
下大夫相见以雁。——《仪礼·士相见礼》
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唐· 杜甫《遣兴五首》
(3) 又如:雁塔题名(借指考中进士);雁杳鱼沉(雁字鱼书。杳无音信);雁天(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户(指漂泊异乡居处无定的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雁为喻);雁奴(在雁群中专司警戒的雁);雁字(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也指官吏的排班);雁臣(指外帮的臣子朝觐有时,如雁的往返有定候)
(4) 代书信 。如:雁帛(指书信);雁逝鱼沈(音讯断绝)
形容词
通“赝”。伪造的,假的
鲁以其雁往。——《韩非子·说林下》。曾廷枚云:“真赝,本作真雁,后人加贝。”
浸渍数日,漆絮败溃,雁迹尽露。——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n5 n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ngan4 ngian4 [东莞腔]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ien5 ngan5 [台湾四县腔] ngan5 ngien5 [梅县腔] ngan5 ngia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鴈 | 五晏 | 疑 | 刪開 | 去聲 | 諫 | 開口二等 | 山 | 刪 | ŋan | ngranh/ngeann |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臱( )声。本义:山崖的边缘)(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