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拔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卓异出众。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诗:“ 陈侯 雋拔人所羡,岁晚江湖初识面。” 宋 吕祖谦 《东莱博议·卫懿公好鹤》:“神峯雋拔,珠璧相照。”
俊逸超特。
《宣和书谱·孙过庭》:“﹝ 孙过庭 ﹞作草书,咄咄逼 羲 献 ,尤妙于用笔隽拔。” 明 方孝孺 《题会稽张处士墓铭后》:“雋拔清远之文,尚友於古人。”
引证解释
⒈ 卓异出众。
引宋曾巩《戏呈休文屯田》诗:“陈侯雋拔人所羡,岁晚江湖初识面。”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卫懿公好鹤》:“神峯雋拔,珠璧相照。”
⒉ 俊逸超特。
引《宣和书谱·孙过庭》:“﹝孙过庭﹞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隽拔。”
明方孝孺《题会稽张处士墓铭后》:“雋拔清远之文,尚友於古人。”
隽拔的国语词典
英俊挺秀。
隽拔的网络释义
隽拔
近义词
反义词
隽拔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uàn
形容词
(1) (会意。从隹(
,短尾鸟),从弓。“弓”用来射鸟。本义:鸟肉肥美,味道好)(2) 同本义。也指美味
隽,肥肉也。——《说文》
(3) 泛指肥美之肉,美味
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宋· 李彭老《摸鱼儿》
(4) 意味深长 。如:隽语(意味深远的语句);隽德(德行崇高深厚);隽壮(优美雄健);隽洁(优美简洁);隽蔚(意味深长)
(5) 古时以小鸟为射的,射中为隽
得隽为雄,唯能是与。——唐· 元稹《观兵部马射赋》
(6) 科举时代喻称考中
名高场屋已得隽,世有龙门今复登。—— 宋· 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
(7) 姓
(8) 另见
jùn
形容词
(1) 通“俊”。优秀,才智出众
有三隽才。——《左传·哀公十五年》
进用英隽。——《汉书·礼乐志》
隽乂英旄。——枚乘《忘忧馆柳赋》
(2) 又如:隽良(英俊良贤);隽材(杰出的才干);隽武(雄俊威武);隽拔(英俊超群);隽辅(杰出的辅佐者)
名词
(1) 通“雋”。才智出众的人 。如:隽英(杰出人物);隽士(才智出众者)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u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雋 | 徂兖 | 從 | 仙A合 | 上聲 | 銑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dzʰĭwɛn | zyenx/dzvee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犮(
)声。本义:拔起,拔出)(2) 同本义
拔,擢也。——《说文》
拔,引也。——《苍颉篇》
确乎其不可拔。——《易·乾》。郑注:“移也。”
拔河。——《封氏见闻录》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拔剑切而啖之。
(4) 又
拔剑撞而破之。
拔刃奋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6) 选拔;提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7) 又如:拔用(提拔任用);拔补(提拔补官);选拔(挑选);提拔(挑选人员任更高职)
(8) 突出;超出
势拔五岳掩赤城。——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 又如:拔绝(卓越);出类拔萃(才能出众)
(10) 突起
皆峭拔险怪。——宋· 沈括《梦溪笔谈》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 又如:挺拔(直立而高耸);拔立(耸立;挺立)
(12) 脱身;脱离,摆脱 。如:拔哨(偷偷溜走);拔身(脱身);拔不出腿(事多摆脱不开)
(13) 攻取
拔石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拔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拔城;连拔敌人四个据点
(15) 移动
亮拔县千余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
(1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它变凉 。如:把西瓜放在水里拔一拔
(17) 吸出 。如:拔火罐;拔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pat8 [台湾四县腔] pat8 bat8 [梅县腔] pat8 [海陆丰腔] pat8 bat8 [客英字典] pat8 [宝安腔] pat8 [客语拼音字汇] bad6 pad5 pad6 [陆丰腔] pat8 [沙头角腔] pat8
◎ 潮州话:buak8[潮州]buêk8 ,boi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伐 | 房越 | 並 | 月合 | 入聲 | 月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byat/bvat | bʰĭwɐ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