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才
词语释义
隽才
(1) 于显然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有趣的类似处并巧妙地表达出的才能
词语解释
亦作“ 雋材 ”。才智出众的人;出众的才智。雋,通“ 俊 ”。
《左传·宣公十五年》:“ 酆舒 有三雋才。” 杜预 注:“雋,絶异也。言有才艺胜人者三。”《汉书·儒林传·张山拊》:“ 宽中 有雋材,以博士授太子。” 唐 李翱 《右仆射杨公墓志》:“与之厚者,莫匪雋材。”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黄蛰南父子》:“生四子,皆负雋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王慧诗》:“ 王慧 字 兰韵 , 太仓 人……有雋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雋材”。才智出众的人;出众的才智。雋,通“俊”。
引《左传·宣公十五年》:“酆舒有三雋才。”
杜预注:“雋,絶异也。言有才艺胜人者三。”
《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宽中有雋材,以博士授太子。”
唐李翱《右仆射杨公墓志》:“与之厚者,莫匪雋材。”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黄蛰南父子》:“生四子,皆负雋才。”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王慧诗》:“王慧字兰韵,太仓人……有雋才。”
隽才的网络释义
隽才
隽才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uàn
形容词
(1) (会意。从隹(
,短尾鸟),从弓。“弓”用来射鸟。本义:鸟肉肥美,味道好)(2) 同本义。也指美味
隽,肥肉也。——《说文》
(3) 泛指肥美之肉,美味
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宋· 李彭老《摸鱼儿》
(4) 意味深长 。如:隽语(意味深远的语句);隽德(德行崇高深厚);隽壮(优美雄健);隽洁(优美简洁);隽蔚(意味深长)
(5) 古时以小鸟为射的,射中为隽
得隽为雄,唯能是与。——唐· 元稹《观兵部马射赋》
(6) 科举时代喻称考中
名高场屋已得隽,世有龙门今复登。—— 宋· 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
(7) 姓
(8) 另见
jùn
形容词
(1) 通“俊”。优秀,才智出众
有三隽才。——《左传·哀公十五年》
进用英隽。——《汉书·礼乐志》
隽乂英旄。——枚乘《忘忧馆柳赋》
(2) 又如:隽良(英俊良贤);隽材(杰出的才干);隽武(雄俊威武);隽拔(英俊超群);隽辅(杰出的辅佐者)
名词
(1) 通“雋”。才智出众的人 。如:隽英(杰出人物);隽士(才智出众者)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u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雋 | 徂兖 | 從 | 仙A合 | 上聲 | 銑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dzʰĭwɛn | zyenx/dzvee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 同本义
才,草木之初也。——《说文》
(3) 有才能;有本领
试使斗而才。——《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才郎(有才学的郎君);才哲(才智卓越的人);才雄(杰出的人才);才英(指才华杰出的文人);才杰(杰出的人才)
名词
(1) 才力;才能
任人之才。——《淮南子·主术》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才伐(才力门望);才格(才能。一说指才能高低的程度);才望(才能与名望);才理(才力和思路);才笔(写作的才华);才义(才思和义理)
(3) 人才。常写作“材”
乐里多才。——《列子·仲尼》
举贤才。——《论语》
救时应仗出群才。——清· 秋瑾《黄海舟中》
(4) 又如:唯才是举;干才;广开才路;栋梁之才;廊庙之才
(5) 天赋的特殊才能 。如:诗才;才调(才情风格)
(6)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7) 又如∶奴才;蠢才;天才;人才
(8) 通“材”。材资;本能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孟子·告子上》
才能不及中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西门豹治 邺,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史记·滑稽列传》
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后汉书·马融传》
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人有用叫做“才”。故“材”、“财”、“才”三字同源。——王力《同源字典》
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莫倾人栋梁。——《世说新语·规箴》
(9) 姓
副词
(1) 刚刚
才数月耳。——《汉书·贾才传》
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汉书·晁错传》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刚才(刚要,刚刚);方才(才,刚刚)
(3) 这样迟,这么迟 ——前面有问原因的疑问词语。如:你怎么才来?
(4) 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初极狭,才通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一共才十个,不够分;才属(仅能连续)
(6)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惟正月才生魄。——《晋书·夏侯湛传昆弟诰》
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晋书·谢混传》
(7) 又如:要多练习,才能提高成绩;正因为有困难,才派我们去
(8) 强调确定语气
(9) 才+形+呢。主要强调程度高。如:这才好呢!
(10) 才+…。含有“别的不是”的意味。如:这才是好样的!
(11) 才+动+呢。肯定句少用。如:我才不去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oi2 [台湾四县腔] coi2 [客语拼音字汇] coi2 [海陆丰腔] coi2 [梅县腔] coi2 [陆丰腔] coi3 [东莞腔] coi2 [沙头角腔] coi2 [宝安腔] coi2
◎ 潮州话:cai5 za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裁 | 昨哉 | 從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dzʰɒi | zai/dz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