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陶制之砚。砚中有蓄水处,故称。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陶泓寡务,紬素多闲。” 唐 韩愈 《毛颖传》:“ 颖 与 絳 人 陈玄 、 弘农 陶泓 及 会稽 褚先生 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 毛颖 指笔, 陈玄 指墨, 陶泓 指砚, 褚先生 指纸,皆为拟托人名。 金 庞铸 《冬夜直宿省中》诗:“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引证解释
⒈ 陶制之砚。砚中有蓄水处,故称。
引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陶泓寡务,紬素多闲。”
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絳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按, 毛颖指笔, 陈玄指墨, 陶泓指砚, 褚先生指纸,皆为拟托人名。 金庞铸《冬夜直宿省中》诗:“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陶泓的国语词典
泓,下深貌。陶泓指砚。砚有陶制者,且有盛水下凹处,故称为「陶泓」。
陶泓的网络释义
陶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táo
名词
(1) (形声。从阜,匋(
)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2)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 陶丘北, 陶丘有 尧城,尧尝所居,故 尧号 陶唐氏。——《说文》
(3)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4)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滕文公上》。朱注:“陶,为甑者;冶,为釜铁者。”
(5) 又如:彩陶(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白陶(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陶甓(陶砖);陶桴(陶瓦与木棍)
(6) 烧制陶器的匠人 。如:陶匠(陶工与木匠;亦专指陶工);陶冶(陶工与铸工)
(7) 姓
动词
(1) 制作瓦器
陶,作瓦器也。——《玉篇》
陶子河滨。——《吕氏春秋·慎人》
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精神》
万室之国,一人陶。——《孟子·告子下》
(2) 又如:陶渔(制陶与捕鱼);陶钧(制陶用的转轮);陶埴(烧制砖瓦);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陶人(陶工,陶师,陶家。烧制陶器的匠人)
(3) 陶冶,化育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延师择友,陶成佳士。——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
(4) 又如:陶熔(培养教育);陶成(培养,教晦);陶写(抒发,陶冶);陶化(陶铸化育);陶育(造就化育)
(5) 烤灼,炎炽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后汉书》
(6) 除去 。如:陶洗(革除;涤除)
(7) 毁谤 。如:陶诞(毁谤夸诞)
形容词
(1) 快乐
共陶暮春时。——《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 又如:陶春(使人快乐的春天);陶欣(快乐欣喜);陶煦(和乐的样子)
yáo
名词
(1) 通“窑”。窑灶
《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u2 to2 rau2 [客英字典] jau2 tau2 [沙头角腔] tau2 [梅县腔] tau2 jau2 [东莞腔] tau2 [台湾四县腔] tau2 to2 jeu2 j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陆丰腔] jau3 to3 [宝安腔] tau2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遙 | 餘昭 | 以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jeu | jĭɛ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弘声。本义:水深而广)
(2) 同本义
泓澄渊潫。——《文选·左思·吴都赋》
(3) 又如:泓泓(水深的样子);泓洄(水深而回旋的样子);泓净(水深且清)
(4) 清澈貌 。如:泓泓(泓然,泓澈。水清澈貌);泓碧(指水色清澈碧绿)
名词
(1) 潭。也泛指塘、湖
留斩泓下蛟,莫试街中狗。——唐· 元稹《说剑》
望泓面有烟云之气,飞走不定。——明· 陆容《菽园杂记》
(2) 古水名 。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
量词
清水一道或一片叫—泓。如:一泓清泉;一泓秋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en2 [梅县腔] fen2 [海陆丰腔] fen2 [客语拼音字汇] fen2 [宝安腔] fen2 [客英字典] fen2 fen1
◎ 潮州话:何翁5(逢)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泓 | 烏宏 | 影 | 耕合 | 平聲 | 庚 | 合口二等 | 梗 | 耕 | ʔwæŋ | qrueng/o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