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紅

táo hóng [ tao hong]
繁体 桃红

词语释义

桃红 táohóng

(1) 像桃花一样的颜色;粉红色

pink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粉红色。 南朝 梁 刘遵 《繁华应令》诗:“鲜肤胜粉白,慢脸若桃红。”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贵妃﹞每至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 秦牧 《花市徜徉录》:“单说一样红吧,就有朱砂红、石榴红、猩红、紫红、橘红、桃红。”

桃紅的国语词典

像桃花般的粉红颜色。

桃紅的网络释义

桃红 (颜色种类)

  • 颜色的一种。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 桃紅的翻译

    英语: pink
    德语: rosarot(Adj)
    法语: rose(couleur)

    汉字详情

    táo [tao]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IQ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DLMO
    四角: 429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2) 桃树

    桃,桃果也。——《说文》

    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3) 木名。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茸毛。如:桃 茢(桃枝编的扫帚。迷信以为鬼畏桃木,用以扫除不祥);桃三李四(桃树三年结实,李树四年结实);桃弓苇矢(桃竹制的弓,荻苇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桃林(指《桃花源记》中的桃源)

    (4) 桃子

    投我以桃。——《诗·大雅·抑》

    简桃核修狭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桃来李答(相互馈赠);桃李之馈(送礼,贿赂)

    (6) 指桃树开的花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

    (7) 又如:桃花烧卖(面食之一,开口处呈桃花之状,类似开口的小笼包子);桃夭之子(比喻像盛开桃花一样的才女);桃笺(桃花纸。过去的一种纸名);桃花(还形容女子容貌);桃片(桃花瓣儿)。又指像桃花一样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如:桃夭(红颜娇女);桃花人面(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桃夭新妇(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桃花妆(古代女子盛妆之一。用胭脂淡抹两腮);桃花面(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桃腮(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

    (8) 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 。如∶棉桃

    (9) 桃花开放的时令 。如: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时节。泛指春日美景);桃汛(桃花盛开时节出现的汛情)

    (10) 地名。春秋鲁邑 。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英文翻译

    peach; marriag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客家话:[东莞腔] tau2 [台湾四县腔] to2 t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宝安腔] tau2 [客英字典] tau2 to2 [海陆丰腔] to2 tau2 [梅县腔] tau2 [沙头角腔] tau2 [陆丰腔] to3
    ◎ 潮州话:t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刀平聲開口一等dʰɑudau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628
    笔画: 9
    五笔: XAG
    仓颉: VFM
    四角: 219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從事手工勞動的女性

    農夫釋耒,紅女下機。——《漢書·酈食其傳》

    吾已食禄,又奪園夫女紅利虖。——《漢書·董仲舒傳》

    (3) 通“功”。

    (4) 功服。喪服名

    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漢書·景帝紀》

    (5) 勞績,功績

    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綉纂組,害女紅者也。——《漢書·景帝紀》

    (6) 另見 hóng

    hóng

    形容詞

    (1) (形聲。從糸( ),錶示與綫絲有關,工聲。本義:粉紅色)

    (2) 同本義

    紅,帛赤白色也。——《説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

    縉紅繎。——《急就篇》。顏注:“紅,色赤而白也。”

    紅,絳也,白色似絳者也。——《釋名·釋采帛》

    紅紫不以爲褻服。——《論語·鄉黨》

    (3) 又如:紅衣(荷花瓣兒);紅香(花瓣);紅脂(蟹黄)

    (4) 後也指各種紅色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緑如藍。——唐· 白居易《憶江南》

    (5) 又如:紅巾(紅色巾。對緑林好漢的稱呼,因爲他們常用紅巾包頭,史籍上因稱紅巾);紅灼灼(形容鮮紅);紅颩颩(亦作“紅彪彪”。形容鮮紅);紅輪(紅日)

    (6) 象徵革命、進步 。如:紅區;紅軍

    (7) 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 。如:紅人;紅火;紅角兒

    名詞

    (1) 美人的代稱 。如:紅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紅袖(指美女);紅閨(少女的卧房,同紅樓);紅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紅色物品

    (3) 紅衣服或紅布。如:穿紅帶緑的婦女

    (4) 染料。如:酸性紅;碱性紅;紅點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狀,對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紅筆點圈、釣一下);紅椅子(舊時榜文最後一名底下常用紅筆勾記,錶示名單終止。後因稱最後一名“坐紅椅子”)

    (5) 胭脂。如:對臉敷紅

    (6) 紅綾等織物 ——舊時常用作禮物。如:紅抹額(束在額頭上的紅巾);紅勒帛(用紅帛製的腰帶);紅羅(紅帛);紅纓帽子(清朝的禮帽,帽上披有紅纓)

    (7) 血的婉辭 。如:吐紅(吐血);下紅(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紅鉛(婦女月經);紅刀子(帶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稱,花多紅色,故借紅代花

    曉看紅濕處。——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紅芳(指紅花);紅林(盛開紅花的樹林);紅萼(紅花);紅葩(紅花)

    (10) 喜事,嫁娶慶賀之事 。如:紅白(紅事與白事);紅白大禮(喜事與喪事的禮儀);紅鸞(算命者所説吉星中的一種,主婚配等喜事)

    (11) 紅利(指工商業將除去開銷以外的盈余) 。如:分紅(分配紅利)

    (12) 草名 。如:紅草(即葒草。泛指紅色的草);紅蘭(蘭草的一種)

    (13) 順利;成功 。如:他唱戲唱紅了

    (14) 春秋時魯國地名。在今山東省境内

    秋,蒐于紅。——《春秋》

    動詞

    (1) 變紅,呈現紅色 。如:紅頭漲臉(發、髮怒時麵色泛紅的樣子);紅蠶(老熟的蠶,體呈紅色,故稱);紅獸(燒紅的獸炭)

    (2) 另見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h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海陆丰腔] fung2 [梅县腔] fung2 [陆丰腔] fung3 [东莞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公東一平聲開口一等ɣuŋghung/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