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染

táo rǎn [ tao ran]
注音 ㄊㄠˊ ㄖㄢˇ

词语释义

熏陶感染。

词语解释

  1. 熏陶感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然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譎,文苑波诡者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夫以圣贤之训,父子兄弟之亲,尚不能使陶染变革,去恶从善。” 宋 叶适 《张令人墓志铭》:“夫人父兄皆儒先生,自幼陶染诗礼间事,絶异於他女。”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八:“ 孙八 近来受新礼教的陶染,颇知道以‘鞠躬’代‘叩首’,一点也不失礼。”

引证解释

⒈ 熏陶感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然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譎,文苑波诡者矣。”
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夫以圣贤之训,父子兄弟之亲,尚不能使陶染变革,去恶从善。”
宋叶适《张令人墓志铭》:“夫人父兄皆儒先生,自幼陶染诗礼间事,絶异於他女。”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二八:“孙八近来受新礼教的陶染,颇知道以‘鞠躬’代‘叩首’,一点也不失礼。”

陶染的国语词典

陶冶薰染,感化之意。

陶染的网络释义

陶染

  • 陶染,汉语词汇,熏陶感染。
  • 陶染造句

    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不仅是希望中国文坛特别是童话作家后继有人;而且期待作家们创作出伟大的作品陶染心灵、旷世之作映照大地。
    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
    同样这种诗歌就如同机械时代的钢铁金属般冷冰冰,没有一丝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陶染,是一种“重金属”的诗歌。
    早在幼年时,他的生父邓来贵就是沁源县远近闻名的书法、篆刻、绘画、剪纸、雕塑等老艺人,因受长上陶染,从小就模仿学艺,小有名气。
    离无渊已经派了自己的得力手下陶染去跟踪离无道,陶染轻功一流,擅长易容,想来跟踪离无道这种不懂武艺的公子哥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由于未成年人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之中而尚未定型,因而易于“熏溃陶染”,可塑性极强。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汉字详情

    táo,yáo [tao,yao]
    部首: 212
    笔画: 10
    五笔: BQRM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LPOU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áo

    名词

    (1) (形声。从阜,匋( táo)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2)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 陶丘北, 陶丘有 尧城,尧尝所居,故 尧号 陶唐氏。——《说文》

    (3)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4)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滕文公上》。朱注:“陶,为甑者;冶,为釜铁者。”

    (5) 又如:彩陶(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白陶(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陶甓(陶砖);陶桴(陶瓦与木棍)

    (6) 烧制陶器的匠人 。如:陶匠(陶工与木匠;亦专指陶工);陶冶(陶工与铸工)

    (7) 姓

    动词

    (1) 制作瓦器

    陶,作瓦器也。——《玉篇》

    陶子河滨。——《吕氏春秋·慎人》

    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精神》

    万室之国,一人陶。——《孟子·告子下》

    (2) 又如:陶渔(制陶与捕鱼);陶钧(制陶用的转轮);陶埴(烧制砖瓦);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陶人(陶工,陶师,陶家。烧制陶器的匠人)

    (3) 陶冶,化育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延师择友,陶成佳士。——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

    (4) 又如:陶熔(培养教育);陶成(培养,教晦);陶写(抒发,陶冶);陶化(陶铸化育);陶育(造就化育)

    (5) 烤灼,炎炽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后汉书》

    (6) 除去 。如:陶洗(革除;涤除)

    (7) 毁谤 。如:陶诞(毁谤夸诞)

    形容词

    (1) 快乐

    共陶暮春时。——《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 又如:陶春(使人快乐的春天);陶欣(快乐欣喜);陶煦(和乐的样子)

    yáo

    名词

    (1) 通“窑”。窑灶

    《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

    (2) 另见 táo

    英文翻译

    pottery, ceramics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t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u2 to2 rau2 [客英字典] jau2 tau2 [沙头角腔] tau2 [梅县腔] tau2 jau2 [东莞腔] tau2 [台湾四县腔] tau2 to2 jeu2 j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陆丰腔] jau3 to3 [宝安腔] tau2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jeujĭɛu
    rǎn [ran]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IV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ND
    四角: 34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2) 同本义

    染,以缯为色也。——《说文》

    掌染草。——《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3) 又如:染博士(染色的工匠);染服(僧侣所穿的缁衣。因缁衣由黑色染成,故称);染户(操染色业的人家);染茜(染成大红色);染采(将织物染成彩色);染事(染色的事务);染网(用牲畜血等染网);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4) 传染,感染

    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染疾(患病);染渍(感染,传染);染惹(感染,沾上);染恙(染病,传染);染薰(沾染香气);染上了流感

    (6) 渲染 。如:染写(渲染描绘);染渲(用水墨或淡彩烘染画面);染画(绘画);染削(润色削减);染翰(以笔蘸墨);染毫(濡墨挥笔)

    (7) 熏染;影响

    舜染于 许由、 伯阳。——《吕氏春秋·当染》

    渐染砥砺,几乎道真。——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8) 又如:染尚(濡染崇尚);染化(薰陶教化);染神乱志(思想受到迷惑扰乱);染风习俗(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染丝之变(比喻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染惑(外物的影响和迷惑);染上不良习惯;染习(习染)

    (9) 污染,沾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10) 又如:染染手儿(沾点光);染戕(血染戈矛);染洁(操行受到污染);染痘

    (11) 落笔 。如:染毫(染翰。沾笔书写)

    (12) 连累;牵连 。如:染逮(沾污连累);染涉(参与,涉足);染累(染逮。牵连,连累);染惹(沾染;牵扯)

    名词

    豆豉酱

    于是具染而已。——《吕氏春秋》。高诱注:“染,豉酱也。”

    英文翻译

    dye; be contagious; in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5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m5 [宝安腔] ngiam3 [东莞腔] ngiam3 [海陆丰腔] ngiam6 [客英字典] ngiam3 ngiam5 [陆丰腔] gniam6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4 [台湾四县腔] ngi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琰鹽A上聲開口三等鹽Anʑĭɛmnjemx/r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