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扈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随从帝王左右。
唐 陆贽 《唐朝臣振武节度论惟明鄜坊观察使制》:“奉主忘身,弃家从国,越自郊甸,再踰 巴 梁 ,险阻艰难,靡不陪扈。”
引证解释
⒈ 随从帝王左右。
引唐陆贽《唐朝臣振武节度论惟明鄜坊观察使制》:“奉主忘身,弃家从国,越自郊甸,再踰巴梁,险阻艰难,靡不陪扈。”
陪扈的网络释义
陪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咅( )声。左耳旁为“阜”的变形。阜,土山。本义:重叠的土堆)(2) 同本义
陪,重土也。——《说文》。朱骏声通训:“按,重阜也,所谓再成邱也。”
分之土田陪敦,陪犹山也。——《左传·定公四年》。注:“增也。”
(3) 辅佐之臣,公卿之臣
陪臣也。——《广雅》
(4) 又如:陪贰(副手,助手);陪推(以推官出任主考官的副官)
动词
(1) 伴随,陪伴
以无陪无卿。——《诗·大雅·荡》。传:“无陪贰也。”
自称曰陪臣某。——《礼记·曲礼》。注:“重也。”
陪臣敢辞。——《左传·僖公十二年》。注:“重也。诸侯之臣于天子故曰陪臣。”
士有陪乘。——《国语·鲁语》。注:“犹重也。”
行则陪乘。——《周礼·齐右》
(2) 又如:奉陪(敬辞,陪伴);陪位(在席位上奉陪);陪京(陪侍京都,陪都);陪乘(伴随主车的车子);陪床的(陪房,随嫁仆婢);陪花(陪酒女郎);陪奉(陪同侍奉)
(3) 增加
飱有陪鼎。——《左传·昭公五年》。注:“陪,加也。”
(4) 又如:陪敦(增厚);陪鼎(增加的食鼎。鼎,古代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5) 辅佐;帮助
秉德以陪朕。——《汉书·文帝纪》
(6) 又如:陪堂(帮闲,帮人做事的食客)
(7) 同“赔”。赔偿,偿还
在放牧处相觝,请陪半价。——唐· 白居易《判题》
(8) 又如:陪告(赔话,解释说明)
(9) 通“倍”。违背
尔德不明,以无陪无侧。——《韩诗外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ui2 poi2 [陆丰腔] pui5 [海陆丰腔] poi2 boi2 [梅县腔] pi2 pu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poi2 boi2 [宝安腔] pui2 [客英字典] pui2 [东莞腔] p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裴 | 薄回 | 並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buai/buoi | bʰu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户声。从“邑”,表示与城廓或行政区有关。本义:古国名。在今陕西户县)
(2) 同本义
夏后同姓所封,与 启战于 甘者,在 鄠有 扈谷甘亭。——《说文》
有扈。——《书·甘誓序》。释文:“国名。”
夏有观扈。——《左传·昭公元年》
(3) 侍从,养马的仆役
厮役扈养。——《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4) 又如:扈养(马夫、炊事等仆从人员);扈隶(跟随亲王的臣隶)
动词
(1) 随从;护卫。后多指随侍帝王
百官从驾,谓之扈从,或曰护之借字。——《封氏闻见记》
(2) 又如:扈行(随从皇帝出行);扈侍(随侍帝王);扈狩(随从帝王逃难的婉词);扈游(随从皇帝出游)
(3) 救护;爱护
数枝花纇小,愁杀扈芳人。——唐· 陆龟蒙《早春》
(4) 止,制止
扈民无淫者也。——《左传》
形容词
(1) 广大
以储与扈冶。——《淮南子·要略》
尔母扈扈尔。——《礼记·檀弓》
(2) 又如:扈扈(广而大);扈冶(广大);扈楼(大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3 [海陆丰腔] fu6 [客英字典] fu5 fu3 gu3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宝安腔] f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戸 | 侯古 | 匣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ghox/huu | ɣ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