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峻

xiǎn jùn [ xian jun]
繁体 險峻
注音 ㄒ一ㄢˇ ㄐㄨㄣ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险峻 xiǎnjùn

(1) 陡峭险恶

险峻的群山
dangerous steep;precipitous

词语解释

  1. 谓山势高而险。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磐石险峻,倾崎崕隤。” 唐 寒山 《诗》之二一四:“山高多险峻,涧阔少玲瓏。” 徐迟 《三峡记》:“崖岸笔立、险峻。”

引证解释

⒈ 谓山势高而险。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磐石险峻,倾崎崕隤。”
唐寒山《诗》之二一四:“山高多险峻,涧阔少玲瓏。”
徐迟《三峡记》:“崖岸笔立、险峻。”

险峻的国语词典

地势高峭险要。

险峻的网络释义

险峻

  • 基本解释:陡峭险恶的山势·[dang峻:山高而陡。指山势高而险:群山险峻难攀。 词语分开解释 : 险 (险) xiǎn 可能遭受的灾难:危险。风险。冒险。探险。保险。铤而走险。 可能发生灾难的:险象 : 峻 jùn 山高而陡:高峻。险峻。峻峭。峻拔。 高大:峻德。峻节。 严厉苛刻:峻刻。峻厉。严峻。
  • 险峻造句

    武夷山非常美丽,峰峦重叠,险峻多姿。
    山,矗立在面前,草木葱葱郁郁,山花丝丝簇簇。绵绵细雨唤起漫山云雾,山峰在袅袅云烟中若隐若现,更显得雄伟险峻,让人觉得它神秘而美丽,清高而冷傲。
    险峻的高山要警惕,曲折的道路要谨慎。
    从险峻陡峭的悬崖走来,我是高山上的瀑布。
    他尽管深知那座高山的险峻,却义无反顾的攀登了上去。
    这地方太险峻了,叫人一看就心惊胆战。
    走在险峻的华山石道上,行绝壁千丈,观云雾绕足,使人惊心动魄而又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不已。
    险峻的山峰直插云霄。
    到处是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
    爷爷曾经告诉我,山鹰的家常常会筑在险峻的山崖上。
    这座山太险峻,据说从来无人问津。
    峡谷和瀑布的完美组合巧夺天工,其险峻、幽深为国内所罕见,尚无可比之例,珍稀度高。
    在这首诗中,他描写庐山山势险峻,层出不穷,使人在山中难见它的真面目。
    有阳关大道不走,你为什么专拣那些险峻的小路走呢?
    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乡村大道啊,也好像一条条险峻的黄河!
    这条山路很险峻,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沟壑。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险峻,我挑着重担,着实难走。
    只见山这边,断崖峭壁,似乎有谁用巨斧砍去了一半,直上直下,险峻陡立。

    汉字详情

    xiǎn [xia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WGI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LOMM
    四角: 7821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阜,佥( 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2) 同本义

    险,阻难也。——《说文》

    军旅思险。——《礼记·少仪》

    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地险,山川丘陵也。——《易·坎》

    险以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常石险远。

    (3) 又如:险瘠(艰险贫瘠);险易(艰险与平坦之地);险戏(艰险)

    (4) 地势险峻、危险

    不登险峰,不识天地的辽阔。——碧野《富春江畔》

    巴、 蜀道险, 秦之迁人皆居蜀。——《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险要;险峰;险特(高峻挺立);险坂(陡峭的山坡);险栈(险峻的栈道)

    (6) 地势不平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7) 又如:履险如夷(夷:平;险:不平)

    (8) 邪恶

    以险徼幸者,其求无厌,偏重必离。——《左传》

    (9) 又如:险诐(邪佞不正);险谲(邪恶奸诈);险巧(奸邪巧诈)

    (10) 艰难;困难

    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荀子·荣辱》

    (11) 奇特,怪异

    显县帛十匹,约曰:“险衣来者以赏之。”——《南史·周弘正传》

    (12) 又如:险衣(奇异的服装);险妆(怪异的妆扮)

    (13) 阴险,难以揣测

    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潜害 袁夫人等甚众。——《三国志·吴志》

    心计险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4) 又如:险怪(险恶怪诞);险汙(险诈恶浊);险谒(不正当的请托);险奸

    (15) 危险

    至险绝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涉险而不伤。——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险段(危险的地段);险束(危险狭窄);险危(危险)

    名词

    (1) 要隘,险要的地带

    入险而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益州险塞。

    险易远近。——《资治通鉴·唐纪》

    险战之法,一车当兵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六韬·均兵》

    (2) 又如:天险;山险;探险;凭险;无险可守;险战(险要之地的战斗)

    (3) 道路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郑玄注:“险谓倾危之道”

    (4) 防御工事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易·坎》

    (5) 又如:天险(天然的防御屏障)

    副词

    (1) 几乎 。如:险遭不幸;险些死了

    (2) 差一点

    险把哥儿头打破了,如今扎着绢子还没好。——《续金瓶梅》

    (3) 又如:险不(差一点);险些掉进河里;险些忘了

    英文翻译

    narrow pass, strategic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him2

    宋本广韵

    jùn [jun]
    部首: 325
    笔画: 10
    五笔: MCW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ICE
    四角: 237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雋( 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2) 同本义

    山峻高而蔽日兮。——《楚辞·屈原·涉江》

    山道峻隘。——《北齐书·高昂传》

    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峻危(高耸险峻);峻朵(高峻的山峰);峻岭(崇高的山岭);峻绝(极为陡峭)

    (4) 严酷,严厉

    乃峻责租调。——《新唐书·李实传》

    严刑峻法。——《论衡·非韩》

    因以峻文诋之。——《后汉书·朱浮传》

    (5) 又如:峻政(苛政);峻责(严厉责求);峻拒(断然拒绝);峻辞(断然辞绝)

    (6) 高超 。如:峻绝(高超);峻迈(高超出众);峻论(高论);峻格(高超的格调);峻立(高超特出)

    (7) 大;高大

    克明峻德。——《礼记·大学》

    (8) 又如:峻宇(高大的屋宇);峻德(大德);峻命(大命,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峻博(博大)

    (9) 高雅;高贵;高尚 。如:峻雅(高雅);峻阀(高贵的门第);峻爵(崇高的爵位)

    (10) 严正 。如:峻整(严正庄重);峻网(严正的法网);峻介(严正耿直);峻切(文词、语言严正切直)

    (11) 猛烈 。如:峻剂(猛烈的药剂);峻药(猛烈的药物);峻利(猛烈);峻烈(猛烈);峻利(味道浓烈而爽口)

    (12) 指文笔刚劲挺拔 。如:峻利(形容笔力刚劲雄健);峻健(刚劲有力);峻洁(诗文刚劲凝练)

    动词

    (1) 结束,完成 。如:峻工;峻事(完事,结束)

    (2) 增高,加高

    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设险之义。——《魏书》

    (3) 升迁,高升 。如:峻用(提拔任用);峻除(升迁);峻擢(高升);峻迁(高升;升迁);峻登(高升)

    英文翻译

    high, steep, towering;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un5 [台湾四县腔] zun5 [梅县腔] zun5 [客语拼音字汇] jin4 zun4 [海陆丰腔] zun5 [宝安腔] z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二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