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趄
注音
ㄉㄡˇ ㄐㄨ
词语释义
陡直而不稳。
词语解释
陡直而不稳。
《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不料梯磴陡趄,只闻 月娘 ‘哎’了一声,滑下一隻脚来。”
引证解释
⒈ 陡直而不稳。
引《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不料梯磴陡趄,只闻月娘 ‘哎’了一声,滑下一隻脚来。”
陡趄的网络释义
陡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阜,走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山势陡峭) 同本义 。坡度大,近于垂直
陡,峻立也。——《集韵》
塞者凿之,陡者级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陡山;山陡路险;陡直(山势峻峭壁立);陡崖(陡峭的山崖)
副词
(1) 顿时;突然 。如:天气陡变;陡顿(突然变化。同斗顿);陡恁(忽然如此)
(2) 程度深,范围广
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元· 王实甫《西厢记》
动词
哆嗦。也作“抖” 。如:陡搜(抖擞)
英文翻译
steep, sloping; abruptly, sudden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u3 [客英字典] deu3 [梅县腔] deu3 [宝安腔] di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u3 [客英字典] deu3 [梅县腔] deu3 [宝安腔] di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斗 | 當口 | 端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təu | tux/tov |
详细解释
jū
动词
(1) 趄,行不进的样子 。如:趄避(巧妙地避开);趄趄(欲行又退的样子);趄趄趔趔(脚步歪斜踉跄的样子)
(2) 阻隔
经匣…上用趄尘盝顶,陷顶开带,四角打卯。——《营造法式》
(3) 另见
qiè
动词
(1) 倾斜
宋江已有八分酒,脚步趄了,只顾踏去。——《水浒全传》
(2) 又如:趄趄(侧身而行,恭敬趋奉貌);趄趄趔趔(步履歪斜的样子)
(3) 〈方〉∶翘起
趄,翘起也。昆明俗语指把屁股趄着。—— 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
(4) 斜靠,身斜
席上正喧哗,不道玉人低趄。——元· 王实甫《西厢记》
(5) 又如:趄着身子
(6) 另见
qie
(1) ——见“趔趄”(
)(2) 另见
英文翻译
weak, l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u1 [梅县腔] zii1 [海陆丰腔] z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u1 [梅县腔] zii1 [海陆丰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疽 | 七余 | 清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chio/civ | tsʰ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