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忽然如此。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是则是这寃家没弹剥,陡恁地精神偏出跳。” 元 乔吉 《小桃红·闺思》曲:“日高犹自睡沉沉,梦绕鸳鸯枕。不成闲愁廝拘禁,恋香衾,东风落尽西园锦。知他为甚,情怀陡恁。懒却惜花心。” 元 曾瑞 《醉花阴·怀离》套曲:“行色匆匆易伤感,陡恁般香消玉减。”
竟然这样;简直这样。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 鸿沟 。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你陡恁的无才思,有甚省不的两桩儿。”
引证解释
⒈ 忽然如此。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是则是这寃家没弹剥,陡恁地精神偏出跳。”
元乔吉《小桃红·闺思》曲:“日高犹自睡沉沉,梦绕鸳鸯枕。不成闲愁廝拘禁,恋香衾,东风落尽西园锦。知他为甚,情怀陡恁。懒却惜花心。”
元曾瑞《醉花阴·怀离》套曲:“行色匆匆易伤感,陡恁般香消玉减。”
⒉ 竟然这样;简直这样。
引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你陡恁的无才思,有甚省不的两桩儿。”
陡恁的网络释义
陡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阜,走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山势陡峭) 同本义 。坡度大,近于垂直
陡,峻立也。——《集韵》
塞者凿之,陡者级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陡山;山陡路险;陡直(山势峻峭壁立);陡崖(陡峭的山崖)
副词
(1) 顿时;突然 。如:天气陡变;陡顿(突然变化。同斗顿);陡恁(忽然如此)
(2) 程度深,范围广
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元· 王实甫《西厢记》
动词
哆嗦。也作“抖” 。如:陡搜(抖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u3 [客英字典] deu3 [梅县腔] deu3 [宝安腔] di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斗 | 當口 | 端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təu | tux/to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任声。本义:思;念) 同本义
宜亦勤凭旅力,以充厥道。——班固《典引》
(2) 又如:恁约(思忖,思量)
代词
(1) 同“您” 多见于早期白话
恁不去出力,息生教娘娘和番?——马志远《汉宫秋》
(2) 又如:恁儿(您儿子)
(3) 这样;那样
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辛弃疾《沁园春》
(4) 又如:恁般(恁的。这样;如此);恁地(如此,这样);恁样(如此,这般);恁么(这样,如此)
(5) 这,那
早知恁般么,恨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6) 又如:恁时(那时候)
(7) 谁;保,什么 。如:恁地(什么);恁人(谁,何人);恁么(怎么样;什么)
(8) 怎,怎么
却恁地教什么人在间壁吱吱的哭,搅俺弟兄们吃酒。——《水浒全传》
连词
任凭
花布恁商营。——费信《星槎胜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ngim3 | [客英字典] ngim5 [海陆丰腔] (an3) ngim2 ngim6 [梅县腔] jim5 ngim5 [台湾四县腔] (an3) ngim2 ngim5 [客语拼音字汇] an2 an4
◎ 潮州话:rim6(jĭm) [澄海]ring6(jĭng) , ning2(níng) [揭阳]nêng2(néng) ,ne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任 | 如林 | 日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nʑĭĕm | njim/r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