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艮(
)声。阜,土山,与山势有关。本义:阻隔)(2) 同本义
限,阻也。——《说文》
限之以大故。——《楚辞·怀沙》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3) 又如:限绝(隔绝);限隔(阻隔;隔绝);限带(阻隔围绕);限难(阻难)
(4) 限制;限定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杜甫《别赞上人》
(5) 又如:限状(限期完成公务的文书)
名词
(1) 险阻
南有巫山, 黔中之限。——《战国策》
(2) 限期
限六日内交。——《广东军务记》
不可限以时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留待限期。——《聊斋志异·促织》
严限追比。
(3) 又如:限次(期限);限尽(寿命到了期限);限外(逾期)
(4) 界限、边界、分界线(如领土、运动场所、田地等)
限,界也。——《小尔雅》
长城之限。——清·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
(5) 又如:东限琅琊台
(6) 限度,止境
心中无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权限(职权范围);宽限(放宽限期);极限;上限;下限;限级(限度等级)
(8) 门槛
限,一日门榍。——《说文》
限阈也。——《玉篇》
(9) 又如:锯断城门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n5 [宝安腔] han3 [海陆丰腔] han6 [客英字典] han5 ha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台湾四县腔] han5 [梅县腔] han5 [陆丰腔] han6 [东莞腔] h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限 | 胡簡 | 匣 | 山開 | 上聲 | 潸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ghrenx/haaen | ɣæ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名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如:盲流
形容词
流畅 。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lau2 [东莞腔] liu2 [海陆丰腔] liu2 lau2 [梅县腔] liu2 [陆丰腔] liu3 [沙头角腔] lie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劉 | 力求 | 來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lĭəu | liu/lio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2)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3)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5) 台阶
出降一等。——《论语·乡党》
(6) 类型;样子
爻有等。——《易·系辞》。注:“类也”
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元· 关汉卿《窦娥冤》
(7) 又如:此等人;等侪,等俦(同类)
(8) 戥子 。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如:等子(戥子。小型的秤);等秤(戥子和秤)
动词
(1) 等同,使一样
以等邦国。——《周礼·大宗伯》。注:“犹齐等也。”
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注:“同也。”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资治通鉴》
(2) 又如:等作(等同;当作);相等;大小不等;等头(齐头,齐等);等伦(同辈;同类的人)
(3) 等待,等候
父母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诗》
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水浒传》
(4) 又如:等车(候车);等人(等候别人);等米下锅(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
(5) 推迟 。如:等几天再看
(6) 区别等次
以等其功。——《周礼·司勋》。注:“犹差也。”
然后立乐等。——《礼记·乐记》。注:“差也。”
(7) 又如:等列(分等级);等衰,等杀(等差);等务(不同的事务)
(8) 衡量 。如:等量(衡量;比较)
形容词
程度、数量相等
等,齐也。——《广雅·释诂四》
示有等威。——《左传·文公十五年》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
助词
(1)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
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我等;彼等;一干人等
(3) 列举后煞尾
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5) 表示列举未尽(可叠用)
关羽、 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购置笔、纸等
副词
(1) 一样,同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
(2) 又如:等夷(等侪。同等地位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den3 [宝安腔] den3 [沙头角腔] dien3 [客英字典] den3 [台湾四县腔] den3 den1 [梅县腔] den3 [海陆丰腔] den3 den1 [东莞腔] den3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en3 te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等 | 多改 | 端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taix/toj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及声。本义:丝的次第)(2) 同本义
级,丝次弟也。——《说文》。段玉裁注:“本谓丝之次弟,故其字从系。引申为凡次弟之称。”
(3) 引申为等级,特指官阶爵位的品级
级,等也。——《广雅》
拾级聚足。——《礼记·曲礼》。注:“等也。”
级,阶次也。——《声类》
以别贵贱等级之度。——《礼记·月令》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超级(超过一般等级的);震级(地震等级);晋级(升到较高的等级);级差(等级之间的差距)
(5) 石阶
乃领宾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吕氏春秋》
澄源寻视其侧,得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其级七千有余。——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石级
(7) 形容词或副词用于比较中的一种形式或一组形式,以表示数量、质量或关系的特定强度或标准 。如:比较级;最高级
(8) 年级。如:同级生;留级;升级
量词
(1) 上或下石阶或楼梯时放脚的踏脚处 。如:十几级台阶
(2) 一系列层中的一层 。如:成斜坡的花园,一级一级陡峭地向水边倾斜;多级火箭
(3) 秦制,战争中斩敌首一,赐爵一级,称为首级。后以“级”为所斩之首的量词
凡斩首七千六百级。——《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斩级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