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

mò lù [ mo lu]
注音 ㄇㄛˋ ㄌ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陌路 mòlù

(1) 田间的小路

path between fields

(2) 在路上相遇不熟悉的人。亦称“陌路人”

stranger

词语解释

  1. 陌生人,不相识的人。

    唐 白居易 《重到城七绝句·见元九》:“每逢陌路犹嗟叹,何况今朝是见君。” 明 孙柚 《琴心记·当炉市中》:“正是区区陌路犹心痛,何况他家骨肉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君先陌路视我,而怪我视君如陌路。” 黄宗英 《大雁情·她》:“人们啊,往往如此,有时在一起工作几十年,却依然形同陌路;有时,才碰头,就好像几辈子之前就相知了。”

  2. 指人世间的道路。

    清 姚燮 《双鸩篇》:“朝打孔雀夜逐狗,孔雀雌雄狗牝牡,天上所无陌路有,陌路何能避梃杻。”

引证解释

⒈ 陌生人,不相识的人。

唐白居易《重到城七绝句·见元九》:“每逢陌路犹嗟叹,何况今朝是见君。”
明孙柚《琴心记·当炉市中》:“正是区区陌路犹心痛,何况他家骨肉为。”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君先陌路视我,而怪我视君如陌路。”
黄宗英《大雁情·她》:“人们啊,往往如此,有时在一起工作几十年,却依然形同陌路;有时,才碰头,就好像几辈子之前就相知了。”

⒉ 指人世间的道路。

清姚燮《双鸩篇》:“朝打孔雀夜逐狗,孔雀雌雄狗牝牡,天上所无陌路有,陌路何能避梃杻。”

陌路的国语词典

路上不相识的人。

如:「视同陌路」。

陌路的网络释义

陌路 (汉语词语)

  • 陌路是一个汉语词语,即陌路人。指陌生路上遇到的不认识的人。
  • 陌路的翻译

    英语: (literary)​ stranger
    德语: Unbekannte, Unbekannter (S)​, Feldweg (S)​
    法语: étranger (littéraire)​

    陌路造句

    自己去看她,她视如陌路,冷若冰霜。
    我说过,自今日后,我与苏家之人行同陌路,恩怨两清。
    展誉,你给我吹首曲子吧,我想听月高高。曲终之后,我们便是陌路。
    不求酒肉欢喜天地有人要日日为我叠被熬食讨我欢心,也不望你将浓重人生分我一笔书信,只不过是有朝一日陌路相逢的举杯,我一饮而尽的孤独不会遭遇你敷衍的举杯,你舔尽你人生的欢愉也不会要求我拿强颜欢笑作陪。消失宾妮。
    这两户行同陌路的人家,都是樟尚坪村的人。
    兵散弓残带血归,大义空得骂名回。十年孤镇佳人泪,百战兵锋壮士悲。月浸娇颜倾城舞,尘染霜发逐影飞。只怜痴情随逝水,重逢陌路却由谁?辰东。
    相见恨晚变成没有默契,侃侃而谈变成无话可说,面对面交流变成翻山越岭。两个人用心,无意也变缘分;一个人用心,缘分变成无意;没有人用心,相识变成陌路。
    当对自己有用时,即使是旧仇宿怨,也会曲意逢迎、贴身依附;当对自己无用时,即便是旧情宿恩,也会弃如敝屣、视同陌路。
    为了生计,他贩过水果,开过麻木,摆过地摊,卖过早点,尽管后来他娶妻生子拼命工作,却始终未能打动其父,两人天天见面,却行同陌路。
    我们不是爱人,我们只是红尘中的一对陌路人。
    婆媳关系很敏感,处理好了,亲同母女,处理不好,行同陌路,甚至争争吵吵。
    曾几何时,我们梦见彼此都形同陌路。一觉醒来,却发现我们本是相亲相爱。
    马不停蹄的错过,轻而易举的辜负,不知不觉的陌路。长着翅膀的大灰狼。
    我抬起头看他的脸,他的脸上没有一丝波澜,久别重逢后的喜悦没有,厌恶的嫌弃也没有,他就是那么淡淡的看着我,如同一位淡定从容的江湖领袖,如同一个陌路人。
    最好的话,不是说得漂亮,而是说到心上;最美的爱,不是风花雪月,而是患难与共;最远的人,不是相距天涯,而是咫尺陌路;最好的朋友,不是天天见面,而是常常想念;最真的祝福,不是华丽堂皇,而是诚心诚意。愿您快乐每一天!
    街灯换了面目,脱下白天束缚,人们急着赶路没打招呼,想要庆祝周末狂欢般报复,同坐却似陌路,各看各的窗户,橱窗住过幸福已落幕,这爱情啊总让人为之臣服,未来总在下一段,当我还会充满着希望。
    洛文轩从此和江泽雨的手足情义彻底的连根拔起,视如陌路的人,当初又是为何情同兄弟……
    百年轮回千年等,他世不做陌路人。物事人非性已改,依旧不泯养鱼恩。
    我们应该信缘的,在摩肩擦踵的人流里邂逅,就是缘分。倘若无法抓住,纵是缘定三生,耗尽了也终将成陌路。
    三个穷途末路的陌路人走在一起,互相扶持,可以扭转乾坤,改写他们各自的命运吗?

    汉字详情

    [mo]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D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LMA
    四角: 7126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百声。阜,土山,与地形有关。本义:田间小路)

    (2)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也泛指田间小路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南陌(南方的田间小路);陌路(田间的小路);陌头(路旁)

    (4) 泛指道路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陶潜《咏荆轲》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5) 又如:陌头杨柳

    (6) 田野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

    (7) 街道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头巾 。如:陌头(束发的头巾);陌额(头巾)

    量词

    (1) 用同“佰”。用于钱,指一百文

    又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旧五代史·王章传》

    三分天下犹嫌小,一陌黄钱值几文?——《蠖斋诗话》

    张氏早使 敬济拿五两银子,几陌金银钱纸,往门外与长老,替他父亲念经。——《金瓶梅词话》

    (2) 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关汉卿《窦娥冤》

    (3) 又如:陌钱(纸钱)

    英文翻译

    foot path between rice fields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t7 [梅县腔] met7 [客语拼音字汇] mag6 med5 [东莞腔] mak7 [宝安腔] met7 [客英字典] met7 [台湾四县腔] m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白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mrak/meakmɐk
    [lu]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T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HE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动词

    (1)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形容词

    (1) 通“露”。裸露 。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英文翻译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6 [东莞腔] lu3 [沙头角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3 [梅县腔] lu3 [客英字典] lu5 [陆丰腔] lu6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uloh/l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