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陁

pō tuó [ po tuo]
注音 ㄆㄛ ㄊㄨㄛˊ

词语释义

1.亦作"陂阤"。亦作"陂陀"。 2.阶陛。 3.倾斜不平貌。 4.(云层)参差峥嵘貌。

词语解释

  1. 亦作“ 陂阤 ”。亦作“ 陂陀 ”。

    1.阶陛。《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陀些。” 王逸 注:“陂陁,长陛也。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陁,一作陀。” 洪兴祖 补注:“陂,音颇。陀,音駞。不平也。《文选》陂,音波。”《文选》作“陂陀”。

  2. 倾斜不平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嶬。” 司马贞 索隐:“登陂陁。陂音普何反。陁音徒何反。”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靡迆 秦 山,陂陀 汉 陵。” 明 张羽 《清口》诗:“陂陀陇亩间,一二羸老翁。” 茅盾 《虹》一:“依旧是两岸高崖,只不过没有先前的那样峭拔,稍微呈现了陂陁的形态。”

  3. (云层)参差峥嵘貌。

    唐 温庭筠 《七夕》诗:“弯桥销尽奈愁何,天气駘荡云陂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陂阤”。亦作“陂陀”。 阶陛。《文选》作“陂陀”。

《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陀些。”
王逸注:“陂陁,长陛也。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陁,一作陀。”
洪兴祖补注:“陂,音颇。陀,音駞。不平也。 《文选》陂,音波。”

⒉ 倾斜不平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嶬。”
司马贞索隐:“登陂陁。陂音普何反。陁音徒何反。”
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迆秦山,陂陀汉陵。”
明张羽《清口》诗:“陂陀陇亩间,一二羸老翁。”
茅盾《虹》一:“依旧是两岸高崖,只不过没有先前的那样峭拔,稍微呈现了陂陁的形态。”

⒊ (云层)参差峥嵘貌。

唐温庭筠《七夕》诗:“弯桥销尽奈愁何,天气駘荡云陂陀。”

陂陁的网络释义

陂陁

  • .(云层)参差峥嵘貌。 唐 温庭筠 《七夕》诗:“弯桥销尽奈愁何,天气骀荡云陂陀。”
  • 汉字详情

    bēi,pí,pō [bei,pi,po]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HCY
    五行:
    仓颉: NLDHE
    四角: 74247

    详细解释

    bēi

    名词

    (1) (形声。从阜,皮声。字亦作坡。本义:山坡;斜坡)

    (2) 同本义

    陂,阪也。——《说文》

    百姓曼衍淫荒之陂。——《淮南子·俶真》

    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宋· 陆游《思故山》

    (3) 池塘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畜水曰陂。”

    陂唐污庳。——《国语·周语》

    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小水坑里的水,不能灌满大的池泽。)——《盐铁论·贫富》

    (4) 又如:陂塘(水塘);陂池

    (5) 湖泊

    十顷之陂。——《淮南子·说林》

    后又穿长安城,引内 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汉书》

    (6) 边际;旁边

    彼泽(水聚集的地方)之陂,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故滨于东海之陂。——《国语·越语》。注:“崖也。”

    腾雨师,洒路陂(旁)。——《汉书·礼乐志》

    (7) 另见 pí;pō

    (1) ——“黄陂”( Huángpí):县名,在湖北

    (2) 另见 bēi;pō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dam, embankment; reservoir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pei4 p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客英字典]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宝安腔] bi1 [陆丰腔] po1 bi1 [梅县腔] bi1 [台湾四县腔] bi5
    ◎ 潮州话:bi1 bo1(pi po)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彼爲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pie/pyebʰĭe
    tuó [tuo]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TBN
    仓颉: NLOPD
    四角: 78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陂陀。不平的样子

    文异豹饰,侍陂陁些。——《楚辞·招魂》

    动词

    背负。也作“驮”

    汉明帝梦金人,而 摩腾竺法始以白马陁经入中国。——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

    英文翻译

    a steep bank, a declivity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2 ji3 [客英字典] to2 [海陆丰腔] to2 ri3 [梅县腔] to2
    ◎ 潮州话:to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