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陁

pō tuó [ po tuo]
注音 ㄆㄛ ㄊㄨㄛˊ

词语释义

1.亦作"坡陀"。 2.山势起伏貌。 3.不平坦。 4.山;山坡。

词语解释

  1. 亦作“ 坡陀 ”。山势起伏貌。

    唐 杜甫 《北征》诗:“坡陀望 鄜畤 ,巖谷互出没。” 宋 苏轼 《次前韵答马忠玉》:“坡陀巨麓起连峯,积累当年庆自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书巢 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

  2. 不平坦。

    唐 韩愈 《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颜肘拄座。”

  3. 山;山坡。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下可涉园径,上可凌坡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厦门砖刻》:“夜坐,见篱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坡陀”。

⒉ 山势起伏貌。

唐杜甫《北征》诗:“坡陀望鄜畤,巖谷互出没。”
宋苏轼《次前韵答马忠玉》:“坡陀巨麓起连峯,积累当年庆自钟。”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书巢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

⒊ 不平坦。

唐韩愈《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颜肘拄座。”

⒋ 山;山坡。

明李东阳《灵寿杖歌》:“下可涉园径,上可凌坡陁。”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厦门砖刻》:“夜坐,见篱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砖。”

坡陁的网络释义

坡陁

  • 坡陁,汉语词汇。
  • 拼音:pō tuó,
  • 释义:亦作“ 坡陀 ”。有三种主要意思:1.山势起伏貌。2.不平坦。3.山;山坡。
  • 汉字详情

    [po]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HCY
    五行:
    仓颉: GDHE
    四角: 4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皮声。本义:山地倾斜的地方)

    (2) 同本义

    坡,陂也。——《说文》

    隰则有泮。——《诗·卫风·氓》。传:“泮,坡也。”

    (3) 又如:山坡;上下坡;坡土(山坡地);坡陀(山势起伏的样子;不平坦;山;山坡);坡坂(倾斜的山坡);坡梁(方言。土冈,山冈);坡垅(丘陵);坡撇(鸨儿。开妓院的女老板)

    (4) 平原;原野

    言阜者土山也,小堆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陇。——宋· 韩拙《山水纯》

    (5) 〈方〉∶低洼的大片田地 。如:俺爹下坡了;坡野(田野;野外)

    英文翻译

    slope, bank, hill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po1
    ◎ 客家话:[宝安腔] bo1 [梅县腔] bi1 bo1 [陆丰腔] bi1 po1 [客英字典] bi1 bo1 [东莞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bok7 bi1 [海陆丰腔] bo1 bok7 bi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滂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ʰuɑphua
    tuó [tuo]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TBN
    仓颉: NLOPD
    四角: 78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陂陀。不平的样子

    文异豹饰,侍陂陁些。——《楚辞·招魂》

    动词

    背负。也作“驮”

    汉明帝梦金人,而 摩腾竺法始以白马陁经入中国。——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

    英文翻译

    a steep bank, a declivity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2 ji3 [客英字典] to2 [海陆丰腔] to2 ri3 [梅县腔] to2
    ◎ 潮州话:to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