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木

yáng mù [ yang mu]
繁体 陽木
注音 一ㄤˊ ㄇㄨˋ

词语释义

山南之木。

词语解释

  1. 山南之木。

    《周礼·地官·山虞》:“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 郑玄 注:“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冬斩阳,夏斩阴。”

引证解释

⒈ 山南之木。

《周礼·地官·山虞》:“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
郑玄注:“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冬斩阳,夏斩阴。”

阳木的网络释义

阳木

  • 阳木,读音yáng mù,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山南之木。
  • 汉字详情

    yáng [y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A
    四角: 76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昜( 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2) 同本义

    阳,高明也。——《说文》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

    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华山之阳。——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阳谷皆入汶。——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

    (3)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阳柯(向阳光或南向的树枝);阳崖(向南的山崖);阳坡(向阳的山坡)

    (4) 太阳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诗·小雅·湛露》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斜阳草树。——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少年如朝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阳精(太阳);斜阳;阳宗(指太阳);阳明(太阳、阳光。也指光明。人体经络名);阳彩(日光,太阳的色彩)

    (6) 物体的正面,前面

    自昔以钱之有字处为阴,无字处为阳。——清· 顾炎武《日知录·钱面》

    (7) 男性生殖器

    其国男子年五十余,阳多痿。——《海国闻见录·东洋记》

    (8) 又如:阳物(男性生殖器)

    (9) 农历十月的别称 。如:阳月(农历十月的别名,也称小阳春);阳朔(农历十月初一)

    (10) 精液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过此为婚为野合。——《玉堂嘉话》

    (11) 外面

    必谋功不察志,论阳效不存阴计。——汉· 王充《论衡定贤》

    (12) 又如:阳浮(表面顺从);阳效(表面的功效);阳冻(地面上的冰冻);阳事(外治,宫廷以外的政事);阳冰(结在水面的冰)

    (13) 晴天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文选·张衡·西京赋》

    (14) 天

    阳灵停曜于其表,阴祗雾于其里。——《文选·左思·魏都赋》

    (15) 又如:阳灵(天神);阳祀(祭天及宗庙)

    (16) 人世

    唐王游地府,回生阳世,开设水陆大会,超度阴魂。——《西游记》

    (17) 又如:阳类(人世间的物类);阳寿(人在世间的寿命);阳报(在人世间得到的报应);阳功(人间功德)

    (18) 额 。又指前面正面

    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周礼》

    (19) 眸子。借指美目

    阳,《方言》:燕、 代、 朝鲜、 洌水之间或好目为阳。——卷子本《玉篇》

    (2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阳是贯彻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 。如:阴阳二气;阳九

    (21) 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

    (22) 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为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

    (23) 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称为阳九,地亏称为百六);阳干(指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即列于单数位天干。与阴相对);阳木(春夏所生的树木。一说为山南之木);阳辰(相术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戊六日为阳辰,余六日为阴辰);阳鱼(鱼。因其生于阴生属于阳,故名);阳童(未成年而死的庶子。一说男孩夭亡为阳童,女孩夭亡为阴童);阳施(阳气散布);阳道(外事,政事);阳会(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阳德(阳气。也指日);阳错(阴阳家的迷信之说);阳声(古乐声分阴阳,六律为阳声。也指清声);阳灵(祭天之所。也指太阳)

    (24) 中国中医学上指人体内部某些器官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素问》

    (25) 又如:阳病(中医指阳虚有寒的病症);阳疾(中医指热邪)

    (26) 春秋国名 。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

    (27) 春秋燕邑名 。在今河南省唐县东北

    (28) 指春夏

    夫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

    (29) 又如:阳和(春天的暖气);阳夏(夏季);阳时(春夏之时);阳官(指《周礼》中的春官)

    (30) 中午

    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同人祭日以朝及暗。——《礼记》

    (31) 通“旸”。日出

    殷人祭其阳。——《礼记·祭义》。郑玄注:“阳,读为曰雨曰旸之旸。”

    艾,时阳若。——《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32) 姓。如:阳成(复姓)

    形容词

    (1) 凸出 。如:阳沟里失风(喻在安全场合出事);阳文(镂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也称阳识);阳刻(浮雕)

    (2) 带正电的 。如:阳电;阳极

    (3) 颜色明亮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曹植《洛神赋》

    (4) 鲜明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吕氏春秋》

    (5) 温暖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豳风》

    (6) 又如:阳回(阳气回转);阳晁(晴朗的早晨);阳嘉(春日的暖气);阳春有脚(比喻为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7) 干旱

    太白司艾,西岳国师典致时阳,白炜象平,考量以铨。——《汉书》

    (8) 诈伪

    皆阳应曰。——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9) 如:阳言(诈言。同佯言)

    (10) 奇数

    阳数奇,阴数偶。——《白虎通》

    (11) 又如:阳爵(奇数的爵位等级);阳数(奇数)

    动词

    (1) 外露;显露

    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庄子·达生》

    (2) 假装

    而箕子被发阳狂。——《大戴礼记·保傅》

    然阳浮慕之。——《史记·酷吏张汤传》

    故胜己者,则不得闻,闻亦阳不知也。——晋· 葛洪《抱朴子》

    (3) 复苏;生长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潜《杂诗》

    (4) 通“扬”。举起

    君子阳阳。——《诗·王风·君子阳阳》。王先谦云:“阳为扬之假借。”

    其声清阳而远闻。——《周礼·考工记·梓人》

    副词

    (1) 表面上

    吴主孙休,恐其内变,阳示恩宠,内实防之。——《三国演义》

    (2) 又如:阳施阴夺(表面给予,暗中夺回);阳奉阴违

    英文翻译

    'male' principle; light; sun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潮州话:iang5(îang) iên5/ion5(îeⁿ)

    宋本广韵

    [mu]
    部首: 420
    笔画: 4
    五笔: SSS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
    四角: 4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呆笨 。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质直刚强)

    英文翻译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东莞腔] muk7 [海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英字典] muk7 [台湾四县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宝安腔]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卜屋一入聲開口一等mukm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