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鬼

nào guǐ [ nao gui]
繁体 鬧鬼
注音 ㄋㄠˋ ㄍㄨㄟ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迷信谓鬼怪作祟。

犹捣鬼。暗中使用诡计。

词语解释

  1. 迷信谓鬼怪作祟。

    曹禺 《雷雨》第一幕:“那时这屋子就闹鬼,二少爷是小孩,胆小,叫我在他门口睡。”

  2. 犹捣鬼。暗中使用诡计。

    《红楼梦》第十六回:“我説呢!姨娘知道你二爷回来了,忽剌巴儿的打发个屋里人来,原来你这蹄子闹鬼!” 康濯 《东方红》第一章五:“再说 齐占富 他们闹鬼呀,那也没什么大了不起。”

引证解释

⒈ 迷信谓鬼怪作祟。

曹禺《雷雨》第一幕:“那时这屋子就闹鬼,二少爷是小孩,胆小,叫我在他门口睡。”

⒉ 犹捣鬼。暗中使用诡计。

《红楼梦》第十六回:“我説呢!姨娘知道你二爷回来了,忽剌巴儿的打发个屋里人来,原来你这蹄子闹鬼!”
康濯《东方红》第一章五:“再说齐占富他们闹鬼呀,那也没什么大了不起。”

闹鬼的国语词典

鬼怪作祟。

如:「那栋旧屋子常闹鬼。」

闹鬼的网络释义

闹鬼 (Sarawuth Wichiensan执导的电影)

  • 《闹鬼》是由Sarawuth Wichiensan泰国恐怖片,由 Kittilak Chulakrian、Pachornpol Jantieng等主要演员参演。该片讲述了2006年,泰国11位青年男女参加了一个名叫《Ghost Game之生还者》的电视直播节目。他们来到一个17号集中营度过“挑战鬼魂之夜”,在1986年,曾有100000名无辜者惨死营内。11位参赛者需要在这个阴森的地方度过三天,最后能留下的人便可赢得奖金500万泰铢,他们每天都会在24小时的监控下进行游戏。
  • 闹鬼 (词汇)

  • 闹鬼,指迷信谓鬼怪作祟。多指一些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
  • 闹鬼造句

    夏志平说,关于这栋楼,黎锦辉曾模糊地描述为一套弄底的房子,面积很大,但因为曾经传出闹鬼的谣言,因此价格很便宜。
    三个闹鬼节,就属今天“闹鬼”最严重,这天夜里,不管是妖魔还是鬼怪,他们将纷纷出动,寻找那些不发不收短信的人,为了不被抓,短信赶紧发。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心头没鬼,不怕走路撞鬼;只有没有内鬼,不怕背后搞鬼;只要行事不鬼,不怕肚里闹鬼;清明节,让你的烦恼统统见鬼!
    啊哈,恭喜夜风兄弟喜当爹,不过你可不可以过来上路一下,我这边闹鬼了,啊。
    我觉得这只是一所让人不寒而栗的老房子,真得从来没产生过房子里会闹鬼这样的想法。
    但是宝龟六年以后突然变了,从此鬼气森森,不但皇宫里闹鬼,连民间都白昼见鬼,井上皇后和他户皇太子的阴魂不散,常常出现。
    日子久了,一些住店的人就有所察觉,也可能是咱们自己人疑心生暗鬼?也可能是对这里曾经的坊间传说过于惊吓,很多客人都反映说——‘这里闹鬼。
    酒,装在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说起话来走嘴,走起路来闪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中午酒杯一端还是挺美。
    城里遍布闹鬼的宅子、酒馆、墓地,不出几步你就可以听到许多有关被诅咒的海盗船,内战期间的冤魂和巫毒妖婆的故事。
    今天是万圣节,一年中最“闹鬼”的这天夜里,各种妖魔鬼怪纷纷出动了,你要小心啊!因为你是,呵呵,不要我说啦,自己明白的!万圣节快乐小鬼!
    别墅里黑漆漆的一片,连一点人气都没有,这还真是要闹鬼的屋子啊。
    和瑞秋一起,还有些报道是关于这家闹鬼的酒店里的另一个女鬼。
    万圣节,一年中最“闹鬼”的这天夜里,各种妖魔鬼怪纷纷出动了,你要小心啊!因为你是,呵呵,不要我说啦,自己明白的!万圣节快乐小鬼!
    醉汉回家对妻说:家里闹鬼了!妻惊问:何以见得?醉汉说:我一拉卫生间的门,灯就亮了,而且阴风阵阵寒气逼人!妻一巴掌打去:你又尿冰箱里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建的韦姆镇市镇厅都有闹鬼传说,这个小镇也因此发展了以女鬼为主打的游览业。
    万圣节祝福:扮鬼闹鬼添开心,装扮打扮扮精神,放松轻松添舒心,潇洒纵情尽舒青春,愿你放纵一下,潇洒一下,装扮一下,豪爽一下,万圣愉快。
    王宣恩了一声,报了个电话然后说道“我在启明国际医院上班,你去打听一下医院里闹鬼的走廊,走到底一般就看到我了。
    平常多蹈蹈腿儿,发现牛角坑有空房,丰泽园卖时新菜,就可以编一篇“牛角坑空房闹鬼”。
    况且楼下的肥羊羊生意很好,人声鼎沸,怎么看也不像是闹鬼的样子。
    金钟兵房现为太古广场前身,为金钟兵房的地点是闹鬼胜地,现在地库入面的一条电梯最为勐鬼,保安人员甚至可以透过闭路电视看到日本军人连群结队地步操。

    汉字详情

    nào [nao]
    部首: 321
    笔画: 8
    五笔: UYMH
    五行:
    仓颉: LSYLB
    四角: 37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市,从門(斗)。市场上的争吵、喧闹。本义:嘈杂,喧扰)

    (2) 同本义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韩愈《食虾蟆》

    召闹取怒。——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渐不喜闹

    (3) 又如:闹里(闹哄哄的场合中);人声吵闹;喧闹(喧哗吵闹);闹耳朵(形容嘈杂);闹吵(喧闹,大声争吵)

    (4) 热闹

    门巷不教当闹市,诗篇转觉足工夫。——张籍《奇元员外》

    (5) 又如:闹篮(热闹多事的场合);闹杂(热闹嘈杂);闹热(热闹);闹猛(方言。繁忙热闹);闹洋洋(热闹得很);闹盈盈(热热闹闹);闹闹和和(热闹和睦)

    (6) 浓盛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 宋祁《玉楼春》

    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杨朔《荔枝蜜》

    动词

    (1) 争吵

    正闹中间,只见一条大汉挑着一担柴来。——《水浒全传》

    (2) 又如:叫孩子们别闹了;又哭又闹;闹喳(吵闹);闹垓(争吵;吵架)

    (3) 引起或发泄 。如:闹矛盾;闹情绪

    (4) 遭受 。如:闹虫灾;闹水灾

    (5) 干,进行 。如:闹生产;闹茶(沏茶);闹枪(拿枪打仗)

    (6) 扰乱 。如:闹社(指在春社场合制造混乱);闹丧(跟丧家找别扭);闹油(方言。胡闹);闹闲(方言。胡闹);闹魔(方言。胡闹);闹翻了天;闹乱子

    (7) 〈方〉∶有毒;中毒或使中毒 。如:闹耗子;闹鱼

    英文翻译

    quarrel; dispute hotly

    方言集汇

    ◎ 粤语:naau6
    ◎ 潮州话:nau7 nau6

    宋本广韵

    guǐ [gui]
    部首: 903
    笔画: 9
    五笔: RQC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UI
    四角: 265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4) 万物的精怪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 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5)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6)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 ——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7)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 。如:捣鬼;心里有鬼

    (8)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如∶小鬼;机灵鬼

    (9)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10) 蠢人,莽汉—— 用于骂人话 。如:死鬼;老鬼

    (11) 姓

    形容词

    (1) 隐密不测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2)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3) 慧黠,机警

    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 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4)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英文翻译

    ghost; spirit of dead; devi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i3 [客英字典] kwui3 [海陆丰腔] gui3 [客语拼音字汇] gui3 [梅县腔] gwi3 [陆丰腔] gui3 [台湾四县腔] gui3 [东莞腔] gui3 [宝安腔] g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kyoix/kvojkĭw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