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刺儿

nào cì ér [ nao ci er]
繁体 鬧刺兒
注音 ㄋㄠˋ ㄘˋ ㄦˊ

词语释义

谓耍无赖,找岔子。

词语解释

  1. 谓耍无赖,找岔子。

    老舍 《四世同堂》四四:“她要是敢闹刺儿,你把她的所长干掉就是了。”

引证解释

⒈ 谓耍无赖,找岔子。

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她要是敢闹刺儿,你把她的所长干掉就是了。”

闹刺儿的国语词典

故意捣乱或挑毛病。

如:「股东大会要严加防范有人闹刺儿,以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闹刺儿的网络释义

闹刺儿

  • 闹刺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ào cì ér ,是指耍无赖,找岔子。
  • 汉字详情

    nào [nao]
    部首: 321
    笔画: 8
    五笔: UYMH
    五行:
    仓颉: LSYLB
    四角: 37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市,从門(斗)。市场上的争吵、喧闹。本义:嘈杂,喧扰)

    (2) 同本义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韩愈《食虾蟆》

    召闹取怒。——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渐不喜闹

    (3) 又如:闹里(闹哄哄的场合中);人声吵闹;喧闹(喧哗吵闹);闹耳朵(形容嘈杂);闹吵(喧闹,大声争吵)

    (4) 热闹

    门巷不教当闹市,诗篇转觉足工夫。——张籍《奇元员外》

    (5) 又如:闹篮(热闹多事的场合);闹杂(热闹嘈杂);闹热(热闹);闹猛(方言。繁忙热闹);闹洋洋(热闹得很);闹盈盈(热热闹闹);闹闹和和(热闹和睦)

    (6) 浓盛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 宋祁《玉楼春》

    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杨朔《荔枝蜜》

    动词

    (1) 争吵

    正闹中间,只见一条大汉挑着一担柴来。——《水浒全传》

    (2) 又如:叫孩子们别闹了;又哭又闹;闹喳(吵闹);闹垓(争吵;吵架)

    (3) 引起或发泄 。如:闹矛盾;闹情绪

    (4) 遭受 。如:闹虫灾;闹水灾

    (5) 干,进行 。如:闹生产;闹茶(沏茶);闹枪(拿枪打仗)

    (6) 扰乱 。如:闹社(指在春社场合制造混乱);闹丧(跟丧家找别扭);闹油(方言。胡闹);闹闲(方言。胡闹);闹魔(方言。胡闹);闹翻了天;闹乱子

    (7) 〈方〉∶有毒;中毒或使中毒 。如:闹耗子;闹鱼

    英文翻译

    quarrel; dispute hotly

    方言集汇

    ◎ 粤语:naau6
    ◎ 潮州话:nau7 nau6

    宋本广韵

    cì,cī [c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GM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B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1) 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如: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刀,朿( )声。本义:扎入,用尖利的东西刺)

    (2) 同本义

    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说文》

    刺,杀也。——《尔雅》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慧星袭月。——《战国策·魏策》

    (3)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词,比喻刻苦攻读);刺子(暗剑);刺心(以刀等刺进心脏。喻刺痛内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诚的一种苦行);刺臂(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4) 讽刺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讥刺(讥讽);刺邪(讽刺邪恶);刺戒(讥刺告戒);刺美(讽刺邪恶,赞扬美好)

    (6) 杀。古时君杀大夫叫刺

    经刺公子偃。——《左传·成公十六年》。注:“ 鲁杀大夫皆言刺。”

    刺怀公于 高梁。——《国语·晋语》

    (7) 又如:刺斫(刺杀);刺虎(杀虎)

    (8) 指责、揭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刺举(检举;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刺打(斥责。方言)

    (10) 探取;采取

    刺六经中作王制。——《史记·封禅书》

    (11) 又如:刺取(采取,选用);刺问(探问);刺答(拜访答问)

    (12) 刺探;侦探

    至公车刺取。——《汉书·丙吉传》

    (13) 又如:刺事(打探事情);刺取(刺探);刺候(刺探侦察)

    (14) 插入;钻进 。如:刺天(冲入天空)

    (15) 刺激;刺射 。如:刺干(刺激);刺闹(发痒);刺恼(刺挠。烦恼;难受)

    (16) 刺绣(一种美术工艺) 。如:刺文(犹刺绣);刺凤描鸾(谓刺绣)

    名词

    (1) 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如:刺竹(一种多刺的竹);刺儿(尖锐像针的东西);刺莓(有刺的野生莓子)

    (2) 名帖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刺呼(名片上所写的姓名);刺纸(犹名片);刺请(以名刺邀请)

    (4) 兵器的锋刃 。如:刺兵(古代兵器,矛属)

    (5) 旁边 。如:刺斜(旁边);刺邪里,刺斜(旁边)

    (6) 另见

    英文翻译

    stab; prick, irritate; prod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cik3 sik3
    ◎ 客家话:[宝安腔] ciuk7 | ci5 [梅县腔] ze5 ciuk7 lak7 [台湾四县腔] ciuk7 cih5 [客英字典] cih5 ciuk7 cu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uk7 cih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ug5 qiag5 qiug5 [陆丰腔] ciuk7
    ◎ 潮州话:ceng3 (tshùrng 旧时:tshǹg) ci3 (chh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賜支A開去聲開口三等支Achieh/ciehtsʰĭe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