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别扭

nào biè niu [nao bie niu]
繁体 鬧彆扭
注音 ㄋㄠˋ ㄅ一ㄝˋ ㄋ一ㄡ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闹别扭 nào bièniu

(1) 因对别人有意见而故意为难

be at odds with sb.;be difficult with sb.

词语解释

  1. 亦作“ 闹蹩扭 ”。意见不相投合而产生矛盾或不快。

    朱自清 《论老实话》:“将玩话当真话,往往闹别扭,即使在熟人甚至亲人之间。” 老舍 《四世同堂》七:“虽然 孙七 平日好和 小崔 闹别扭,及至 小崔 受了委屈,他可是真诚的同情 小崔 。”

  2. 不顺利。

    张天翼 《最后列车》:“事情闹蹩扭啦,管不着官长不官长,不跪怎么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闹蹩扭”。

⒉ 意见不相投合而产生矛盾或不快。

朱自清《论老实话》:“将玩话当真话,往往闹别扭,即使在熟人甚至亲人之间。”
老舍《四世同堂》七:“虽然孙七平日好和小崔闹别扭,及至小崔受了委屈,他可是真诚的同情小崔。”

⒊ 不顺利。

张天翼《最后列车》:“事情闹蹩扭啦,管不着官长不官长,不跪怎么着?”

闹别扭的国语词典

彼此有意见而合不来,因而乃采不合作态度或故意为难对方。

如:「你们俩老是闹别扭,什么时候才会办好一件事!」

闹别扭的网络释义

闹别扭 (贝贝熊系列丛书)

  • 《贝贝熊系列丛书》是世界知名品牌美国兰登书屋出版的一套少儿读物,适合3-9岁的孩子听或读。从四十年代至今的半个多世纪当中,它一直行销欧美国家,销量达2.4亿,深受每个家庭的欢迎,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喜爱。
  • 闹别扭 (词语概念)

  • 闹别扭,指因对别人有意见而故意为难。
  • 闹别扭造句

    他们因鸡毛蒜皮的事在闹别扭。
    他俩之间常为一些小事闹别扭。
    闹别扭的两个朋友又言归于好了。
    小明和小刚闹别扭,经过我们调解,如今又言归于好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应该先冷静下来,先看一下你和你家儿媳妇之间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不是先去她娘家说难听的话,好面子是中国人的本性,找个合适的时间,放下面子,和你儿媳妇就你们争议的问题谈谈,你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她说说她的,只要不是存心闹别扭,没有解不开的结,你应该去试试
    你找到我时,口气依然强硬。本以为你会和软弱地劝我回家,并且道歉。但是你没有。所以一路上我都不情不愿。老闹别扭。
    不论何时何地,海伦都向我证实了一种平静而忠实的友情,闹别扭或者发脾气都不会带来丝毫损害。夏洛蒂·勃朗特。
    倒记得有一次老公和我闹别扭的时候,公公讲了什么要讲团结不要闹分裂之类的三要三不要,觉得老人家很有智慧也很讲情理。
    这整整一年,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插科打诨闹别扭,纵使愉悦和焦虑各占一半,也都是些可以反复咀嚼的回忆。而离别,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去面对,更无法想象离别之后的我和你,会变成什么样。
    戴高乐上台也有好处,他喜欢跟英美闹别扭。
    丈夫与妻子闹别扭,好几天不说话了,每天炒菜都放很多辣椒,心想:“让你整天惹我生气,非辣辣你不可”,有天忍不住问她娘俩:“我做的饭咋样?”老婆孩子异口同声:“很好吃,要是再辣点就更香了!”丈夫无语。
    有一夫妻闹别扭。女的拿一扫把追着男的打。男的没地跑。钻到床下面。女的追得抓住男的脚:你到底出来不出来?男: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失我者永失!宁采薇轻轻一挣,没有挣开,严正卿在她耳边嘘了一声,“别乱动,一年才来一次,就别在他面前闹别扭了!”。
    生下儿子姜富源不久,夫妻俩闹别扭,丈夫离开双鸭山到佳木斯下属的富锦县打工。
    “高兴?恐怕未必。”普律当丝一面披上披肩,戴上帽子,一面回答说,“她接待你们两位是为了赶走伯爵,你们要尽量比伯爵知趣一些,否则的话,我是知道玛格丽特这个人的,她会跟我闹别扭的。”。
    现在一听房遗爱问这话,卢氏心里的大石头也算放下了,只要玲珑不做正妻就行,这样也不用看着儿子再和老头子闹别扭了。
    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说放弃。闹别扭了,可能你后悔一阵子;但是你放弃了,可能使你后悔一辈子。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才是美好,经不起考验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美好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经的起考验的爱情才是完美的。
    网友“玳玳花茶”是媒体圈内的理财达人,她说“理财又不是为了和生活闹别扭。
    一姑娘儿闹别扭站在湖墅南路两车道正中间。
    又是周四,我听说干劲抛弃了你,精力跟你闹别扭,信心也离家出走了,但我的鼓励问候会一直陪着你。周四的你很累,愿你既珍爱自己的身体,又鼓足干劲拿下周四,我看好你哦!

    汉字详情

    nào [nao]
    部首: 321
    笔画: 8
    五笔: UYMH
    五行:
    仓颉: LSYLB
    四角: 37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市,从門(斗)。市场上的争吵、喧闹。本义:嘈杂,喧扰)

    (2) 同本义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韩愈《食虾蟆》

    召闹取怒。——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渐不喜闹

    (3) 又如:闹里(闹哄哄的场合中);人声吵闹;喧闹(喧哗吵闹);闹耳朵(形容嘈杂);闹吵(喧闹,大声争吵)

    (4) 热闹

    门巷不教当闹市,诗篇转觉足工夫。——张籍《奇元员外》

    (5) 又如:闹篮(热闹多事的场合);闹杂(热闹嘈杂);闹热(热闹);闹猛(方言。繁忙热闹);闹洋洋(热闹得很);闹盈盈(热热闹闹);闹闹和和(热闹和睦)

    (6) 浓盛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 宋祁《玉楼春》

    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杨朔《荔枝蜜》

    动词

    (1) 争吵

    正闹中间,只见一条大汉挑着一担柴来。——《水浒全传》

    (2) 又如:叫孩子们别闹了;又哭又闹;闹喳(吵闹);闹垓(争吵;吵架)

    (3) 引起或发泄 。如:闹矛盾;闹情绪

    (4) 遭受 。如:闹虫灾;闹水灾

    (5) 干,进行 。如:闹生产;闹茶(沏茶);闹枪(拿枪打仗)

    (6) 扰乱 。如:闹社(指在春社场合制造混乱);闹丧(跟丧家找别扭);闹油(方言。胡闹);闹闲(方言。胡闹);闹魔(方言。胡闹);闹翻了天;闹乱子

    (7) 〈方〉∶有毒;中毒或使中毒 。如:闹耗子;闹鱼

    英文翻译

    quarrel; dispute hotly

    方言集汇

    ◎ 粤语:naau6
    ◎ 潮州话:nau7 nau6

    宋本广韵

    bié,biè [bie]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KL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SLN
    四角: 6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冎( 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4)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6) 区分;辨别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8) 离别;告别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0)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12) 送别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5) 扭、转过去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形容词

    (1) 另外的,不同的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3) 特殊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5)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副词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3) 各;各自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5)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6)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7) 另见 biè

    英文翻译

    separate, other; do not

    方言集汇

    ◎ 粤语:bit6
    ◎ 客家话:[宝安腔] pet8 [沙头角腔] piet8 [东莞腔] pet8 [陆丰腔] piat8 p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皮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biet/byet
    niǔ [ni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NFG
    五行:
    仓颉: QNG
    四角: 57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丑声。本义:用手拧)

    (2) 同本义 。如:把衣扭干;在他脸上扭了一下;扭绞(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3) 揪住

    大众见他二人扭在一起。——《官场现形记》

    (4) 又如:扭殴(揪打);扭拽(拉扯);扭拽(揪住);扭搜(硬挤)

    (5) 扭动;摇摆

    只消把腰儿扭一扭就过去了。——《西游记》

    (6) 又如:扭扭屹屹(躯体扭动的样子);扭扭捏捏(身体摆动的样子);扭秧歌(跳秧歌舞);扭搐(抽搐);扭造(做作;不自然)

    (7) 歪曲;生硬编造 。如:扭曲作直(谓颠倒是非);扭捻(谓生硬编造)

    (8) 拧伤筋骨

    可扭了腰没有。——《红楼梦》

    (9) 又如:扭筋(因用力过猛,导致筋肉受挫伤)

    (10) 争执;违拗

    那里扭得过他。——《水浒全传》

    (11) 又如:扭别(别扭,不顺遂);别扭(不顺心;难对付;意见不相投);胳膊扭不过大腿

    (12) 掉转,转动

    杨志听得弓弦响,扭回身。——《水浒全传》

    (13) 又如:扭头向后看;一扭身跑了

    名词

    手铐

    抱钳扭,徙幽裔。——《后汉书·蔡邕传论》

    英文翻译

    turn, twist, wrench; seize, grasp

    方言集汇

    ◎ 粤语:nau2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3 ngiu4 [陆丰腔] gniu5 [客英字典] ngiu3 [东莞腔] ngiu3 [梅县腔] neu3 niu2 niu3 niu5 [台湾四县腔] ngiu3 neu3 [海陆丰腔] ngiu3 ne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女久上聲開口三等ɳĭəunriux/ni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