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信步

xián tíng xìn bù [xian ting xin bu]

词语释义

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清闲的样子,有时也形容信心十足。

闲庭信步造句

那一抹黑影在冰环之中是那般的娇娆,闲庭信步一般向着依旧流转着离光的石门禁制走来。
幸福像个被宠坏的孩子,很少守时;幸福像个妩媚的情人,与之相约,心旷神怡;幸福像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任追求者千辛万苦,他依然闲庭信步!
夏日炎炎,而这里依然是清风阵阵,闲庭信步,相伴以舒缓的音乐,好一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景象。
水彩绿裳好似碧波仙子的绝代佳人单手提鞭,另手抚弄额前的几缕乱发,裙裾随风摇摆,长袖善舞,莲步轻移,犹如闲庭信步般缓缓向重伤的黑衣人踏来。
坐在甜品店这里,我发现无论店内或是大街外的人都不算太多,但几乎每个角落都会攒三聚五地点缀着几个闲庭信步的男男女女。
日军的另一个碉堡并没有设置倒打火力点,江山甚至是闲庭信步一般的摸了过去,如法炮制的用另一颗手榴弹报销了它和里面的几个倒霉的鬼子。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说话之间,又是一波乱石袭来,四个人闪躲之间都难免有些狼狈,可李晨却是意兴潇洒,如闲庭信步,万石众中过,半点不沾身。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一览众山小”是一种成功的潇洒。
然而杜如龙呢,闲庭信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斯哥达面带微笑,轻描谈写般的惬意,脚步如风,闲庭信步。
如今,他的客户都是投资额上百万元的陌生人,游走其间,他感觉如闲庭信步,职业境界渐臻佳境,收入也不菲。
这个小魔女的脾气今天出奇的好,任凭吕菁如何风吹浪打,她依旧是闲庭信步。
今天,拉杆箱早已取代了扁担,在苏州火车站,通往站台的一段路途也变成了闲庭信步。
玉树临风踏古城,携手相拥游乘兴,亭台凭栏寻旧梦,古今天地尽英雄。想你,就在你我闲庭信步欣赏惬意的风景,如每一次快门的按动存储了你永恒的温情。
常主任,晚上给我个面子,大家坐一坐,你知道我最佩服你的就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
平淡的日子有它特有的平淡的舒畅,有它特殊的美。它的需用心品味的美,如宁静、安祥、隽永、深沉混合的清水,浇灌在内心喧嚣焦灼干裂的土地上,让那些成长的幼苗,在达观平淡的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悠然中,不急不燥不卑不亢的生长着。
饮马亚马逊,挥鞭巴西利亚,桑巴舞幽咽,梅西尚能闲庭信步,帅哥云集的蓝衣军团早早走起,林木参天的德国战车卯足劲要绽放王者风范。
我面上堆笑,心里却哀鸣不已别人的生活怎么可以那样悠闲?而我,每天忙得昏天暗地,何时才能闲庭信步呀?我回到家,自然没有好脸色。
贺子清早已打过招呼,梁天也颇为小心,所以平日里并未四处乱走,恰巧这静乐宫也没逛完,于是今日便提起兴致,闲庭信步而去。

汉字详情

xián [xian]
部首: 321
笔画: 7
五笔: US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LSD
四角: 3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2) 同本义

闲,阑也。——《说文》

人闲有家。——《易·家》。注;“阑也。”

日闲舆卫。——《易·大畜》。注:“阂也。”

舍则守王闲。——《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 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

(3) 马厩,关养马的地方

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周礼·夏官》

龙与闲驹。——《汉书·百官表》

(4) 又如:闲厩(古代皇家养牲口的地方);闲驹(养马之所)

(5) 伦理道德的规范、界限

掌十有二闲之政教。——《周礼·痩人》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

(6) 阻隔

亲非其肤,…中心闲也。——《太玄经》

(7) 又如:闲间(间隔)

动词

(1) 限制,约束

虽收放心,闲之维艰。——《书·毕命》

闲之以义。——《左传·昭公六年》

(2) 又如:闲检(约束检点);闲节(限制;约束)

(3) 熟悉、熟练。通“娴”

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

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因于彼狩,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春秋繁露·五行逆顺》

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肥水之战》

(4) 又如:闲习(熟习);闲晓(熟悉);闲博(熟习博通)

(5) 防止

建极闲邪。(建立准则,防止邪说。)——刘禹锡《天论》

形容词

(1) 闲暇

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贾谊《鹏鸟赋》

闲来垂钓。——唐· 李白《行路难》

闲驱泾水。—— 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人闲桂花落(“闲”通“閒”)。——唐· 王维《鸟鸣涧》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唐· 白居易《观刈麦》

(2) 又如:闲男女(糊涂虫,蠢傢伙);闲踢蹬(闲游逛);闲戏(闲嬉。游戏,玩耍);闲遥遥(闲邀邀,闲摇摇。悠闲自在或闲散无聊)

(3) 空着,没使用

又多闲田。——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野无闲田。——清· 洪亮吉《治平篇》

(4) 又如:闲田闲地;闲屋(无人居住的房屋);闲壤(闲置的土地);闲园(荒园)

(5) 悠闲

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前蜀· 韦庄《谒金门》

(6) 又如:闲晏(悠闲安逸);闲素(悠闲纯朴);闲肆(悠闲自然);闲蹓(闲逛。散步)

(7) 与正事无关的 。如:闲是闲非(无关紧要的是是非非);闲冤家(与自己利害无关反同人结仇的人);闲账(与己无关的事)

(8) 空虚

向来的幻境安在,回首总成闲。——刘克庄《水调歌头·和西外判宗湖楼韵之三》

(9) 又如:闲宵(寂寞无聊的夜晚)

(10) 安静

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淮南子·本经》

闲亭独坐。——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又如:闲裕(安静从容);闲旷(安静空旷);闲邃(闲静深远);闲默(安静沉默)

(12) 娴雅。通“娴”

妖冶闲都。——《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美女妖且闲,採桑歧路间。——曹植《美女篇》

(13) 又如:闲整(闲雅整洁);闲媚(娴雅柔美;闲雅妩媚)

(14) 大

闲显轩敞,云屋晧旰。——《文选·曹植·七启》

(15) 空阔;宽大

像设居室,静闲安些。——《楚辞》

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无遮碍。——元· 张养浩《普天乐》

(16) 又如:闲燥(宽敞);闲敞(广阔空旷)

名词

(1) 空闲的时间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2) 闲职

投闲置散了,乃分之宜。——韩愈《进学解》

(3) “閒”另见 jiān“间”; jiàn“间”

英文翻译

fence, guard; defend; idle 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n4
◎ 潮州话:oiⁿ5 [揭阳、潮阳]aiⁿ5

宋本广韵

tíng [ting]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TF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NKG
四角: 002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廷声。广( 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2) 同本义

庭,宫中也。——《说文》

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荀子·儒效》

藜棘树于中庭。——《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

(3) 又如:庭落(厅堂);庭庑(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阶(厅砌。堂前的台阶)

(4) 堂阶前的地坪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徘徊庭树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缢于庭树。

严霜结庭兰。

(5) 又如:庭闱(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帏(庭闱);庭燎(举行大典礼时设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轩(庭院中的小室);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庭阈(泛指庭院)

(6) 通“廷”。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易·夬》

龙辂充庭。——《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庭,朝廷。”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说苑·立节》

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陈子昂《谏政理书》

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7) 又如:庭争(在朝廷上据理诤谏);庭论(在朝廷中当众评议);庭庙(朝廷);庭议(议事于朝廷);庭辩(在朝廷上辩论);庭问(上朝问国事);庭会(朝见天子)

(8) 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

(9) 如:庭决(公堂判决);民庭;刑庭

(10) 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

(11) 如:庭参(庭谒。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庭阁(府署);庭皋(府暑)

(12) 朝觐,到圣地去进香

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 归有光《书安南事》

(13) 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边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14) 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 。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15) 如:庭角(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16) 房屋 。

(17) 如:庭宇(房舍);庭户(门户;门庭);庭帏(妇女居住的内室;父母居住处);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

(18) 唐代州名 。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形容词

(1) 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

(2) 如: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庭趋(承受父教)

(3) 直的,笔直的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诗·小雅·大田》

(4) 又如:庭右(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

英文翻译

courtyard; spacious hall or yard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2 [沙头角腔] tin2 [梅县腔]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陆丰腔] tin3 [海陆丰腔] tin2 [宝安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
xìn,shēn [xin,she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YG
仓颉: OYMR
四角: 20261

详细解释

xìn

形容词

(1)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 同本义

信,诚也。——《说文》

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

(4) 真实,不虚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信官(诚实不欺的官员);信赏(悬赏);信赏钱(悬赏金);信人(诚实的人)

动词

(1) 相信;信任

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

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犹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笑而不信。——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爱(信任喜爱);信纳(相信采纳);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

(3) 守信用

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信义著于四海。——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虏帅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住宿两夜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

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5) 证实;应验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6) 知晓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

(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名词

(1) 信约;盟约

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

(2) 符契;凭证

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3) 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

(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

越绝粮,使 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 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信使(使者)

(6) 通“讯”。音讯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

(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

(8) 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函使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

(10) 姓

副词

(1) 放任;随便

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

(3) 果真,的确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难恶。——唐· 杜甫《兵车行》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shēn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

英文翻译

trust, believe; le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3
◎ 客家话:[宝安腔] sin5 [梅县腔] sin5 [东莞腔] sin5 [客英字典] sin5 [客语拼音字汇] xin4 [沙头角腔] sin5 [台湾四县腔] sin5 [海陆丰腔] sin5 [陆丰腔] s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晉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sĭĕnsinh/sinn
[bu]
部首: 447
笔画: 7
五笔: HIR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LMH
四角: 212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2)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4) 以脚步测量远近 。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5) 按照,跟着;跟随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浣溪沙》

(6)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7) 踏 。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8) 推算;测算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9)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名词

(1) 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3)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5)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6) 步兵(诸兵种之一)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7)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8) 时运,命运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9)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10) 埠 ,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11) 姓

量词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英文翻译

step, pace; walk, stroll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沙头角腔] pu5 [东莞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客英字典] pu5 [台湾四县腔] pu5 [客语拼音字汇] pu4 [宝安腔] pu3 [陆丰腔] p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故去聲開口一等bʰuboh/b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