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灼

shǎn zhuó [ shan zhuo]
繁体 閃灼
注音 ㄕㄢˇ ㄓㄨㄛˊ

词语释义

闪灼 shǎnzhuó

(1) 闪耀烧灼;闪烁

她的一双眼睛闪灼着热烈诚挚的光芒
flash

词语解释

  1. 形容光亮闪耀。

    唐 吕岩 《绝句》:“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功德寺》:“琳宇闪灼,林木阴翳。” 闻捷 《海燕》:“他那双眼睛很像深夜的闪电,忽明忽暗地闪灼着不定的光芒。”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光亮闪耀。

唐吕岩《绝句》:“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功德寺》:“琳宇闪灼,林木阴翳。”
闻捷《海燕》:“他那双眼睛很像深夜的闪电,忽明忽暗地闪灼着不定的光芒。”

闪灼的国语词典

强光闪现。

闪灼的网络释义

闪灼

  • 闪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ǎn zhuó,是指耀烧灼;闪烁。
  • 闪灼造句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眼前出现的丸山升教授身材修长,天庭饱满,宽边镜片下闪灼着一双和善的眼睛,面庞有些瘦削,但耳坠厚实,正是中国人所说的福相。
    晚上,浩瀚的天宇仿佛在召唤着亚里士多德,他久久地凝神眺望着那一个个闪灼的星星,他的内心仿佛汩汩地升起了一股股神圣的东西,这东西弥漫在他心头。
    这对镀黑铬色穿孔耳环缀以闪灼刺眼,包边镶嵌的大颗黑钻石色水晶,揭示并世无双的潮流气概,是陪衬黑裙子的圆满配饰。
    出得门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沉重的雷声,在山峰上滚动着,金色的、凶恶的、细瘦而美丽的电火,在浓密的活动着的黑云里,疯狂地闪灼着。有一种轻微而神秘的声音在大地上运动,突然地一个大雷在田地底顶空爆炸,好像什么巨大的建筑突然地倾倒了。
    赵宸看那法器,是一对银色的小环子,光可鉴人,拿在手里输入法力,双环变成直径有尺,每只各有金黄两色光芒闪灼,耀目以极。
    卡哇伊超美饰品,水晶般闪灼的光芒装点出圣诞美丽的心情。
    楚凤歌尚未开口,几人已穿过一道月洞门,来至郁如练日常起居的院落,只见佳木葱茏、奇花闪灼,绿柳拂檐,玉栏绕砌,却是至清至雅一座两层的小楼。
    可那闪灼在眼镜后面的眼神,似乎对她的一言一行尤为关注,时而还呵呵地笑上两声。
    未及数合,公明祭鞭在空中,神光闪灼如电,其实惊人。
    秋高气爽的蓝天下,那扇形的小叶片被太阳镀上一层金黄,在飒飒的秋风里,纵情飘舞着,翻飞着,追逐着,闪灼出令人耀眼的光芒。
    有些软件,如“速读”和“快读”,就是专门设计经由过程闪灼字母和单词来提高人们阅读速度的。
    不论什么时侯,从空中俯看热带雨林,你都会发现在茫茫绿海中点缀着撮撮红色在阳下闪灼,那并不是花朵,而是红色的树叶。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现在再也听不见你绘声绘色的话语,去潮湿我干旱已久的内心,再也看不见你上闪灼的亮彩去点着我心中炽喜欢的愿望。

    汉字详情

    shǎn [shan]
    部首: 321
    笔画: 5
    五笔: U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SO
    四角: 3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在门中。本义:自门内偷看)

    (2) 同本义,引申为偷看

    闪,窥头在门中也。——《说文》。南朝 宋· 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传》:“白日常自于墙壁间閨闪。”

    故鱼鲔不淰。——《礼记·礼运》。注:“淰之言闪也。”疏:“闪是忽有忽无,故字从门中人也。经传多以掩为之。”

    (3) 忽有忽无, 突然显现

    蝄像暂晓而闪屍——木华《海赋》。注:“暂见之貌。”

    为首闪出一将。——《三国演义》

    (4) 又如:脑子闪过一个念头;闪尸(忽隐忽现);闪飒(闪烁);闪缀(闪闪发光);闪然(隐没不见);闪荡(光闪动);闪放(闪烁放光);闪明(天刚明);闪忽(变化不定)

    (5) 动摇不定

    垂涎闪吞兮,挥霍旁午。——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

    (6) 又指猛然晃动。如:闪了闪,差点儿跌倒

    (7) 遮拦

    因此上裴航要闪住你肖郎路。——明· 汤显祖《邯郸记》

    (8) 抛弃

    教孩儿往帝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高明《琵琶记·糟粮自厌》

    (9) 又如:闪了脸(翻了脸,损伤了感情);闪落(撇开不管)

    (10) 抛洒

    闪英雄泪渍盈盈袖,伤心不为悲秋瘦。——明· 汤显祖《牡丹亭》

    (11) 侧身急避 。如:汽车开来了,快闪开;闪赚(闪避;躲闪);往旁边一闪;闪边(日落时太阳接近地平线);闪脱(躲开);闪魄(藏起来);闪走(逃跑);闪逃(躲起来逃了)

    (12) 扭伤筋骨

    夫人休闪了手。——王实甫《西厢记》

    (13) 又如:闪了腰;闪肭(扭伤筋肉)

    (14) 欺骗 。如:闪诳(欺骗);闪赚(哄骗);闪揄(奸巧谄媚)

    (15) 招引

    梦见一人,手执柳枝,闪了他去。——明· 汤显祖《牡丹亭》

    (16) 睁,张 。如:闪眼(睁眼);闪目(睁眼)

    名词

    (1) 天空的电光。俗称闪电为闪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2) 又如:打闪;闪红(电光)

    (3) 闪族 ,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多住在中东一带,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埃塞俄比亚人

    (4) 闪失;挫折

    不想又吃了这一闪。——《水浒全传》

    (5) 姓

    英文翻译

    flash; avoid, dodge, eva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m2

    宋本广韵

    zhuó [zhuo]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OQ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PI
    四角: 978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2) 同本义

    灼,炙也。——《说文》

    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

    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

    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书·洛诰》

    (3) 又如:灼艾(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灼臂落发(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灼火(燃火)

    (4) 烫伤

    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倾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

    (5) 照亮,用光亮照明

    皆仆掩门户。以烛灼之,惧有野犬留厨下。——徐珂《清稗类钞》

    (6) 又如:灼灼(鲜明;明亮的样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形容词

    (1) 通“焯”( zhuō)。明亮,鲜明

    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

    (2) 又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绣颈而衮背。——潘岳《射雉赋》

    (3) 又如:灼灼辉辉(明亮炽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显赫的样子);灼粲(光辉灿烂);灼眼(明亮耀眼)

    (4) 明光;透彻 。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鉴);真知灼见

    (5) 焦急 。如:灼急;灼热

    英文翻译

    burn; broil; cauterize;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zoek3
    ◎ 客家话:[宝安腔]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zog5 [海陆丰腔] chok7 shok7 [客英字典] shok7 ch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梅县腔] sh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jak/tjaktɕĭ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