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揄

shǎn yú [ shan yu]
繁体 閃揄
注音 ㄕㄢˇ ㄩˊ

词语释义

1.奸巧谄媚。

词语解释

  1. 奸巧谄媚。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荣纳由於闪揄,孰知辨其蚩妍。” 李贤 注:“闪揄,倾佞之貌也。行倾佞者则享荣宠而见纳用。”一本作“ 闪榆 ”。一说,不定貌。见 王先谦 《<后汉书>集解》。

引证解释

⒈ 奸巧谄媚。一本作“闪榆”。一说,不定貌。见王先谦《<后汉书>集解》。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荣纳由於闪揄,孰知辨其蚩妍。”
李贤注:“闪揄,倾佞之貌也。行倾佞者则享荣宠而见纳用。”

闪揄的网络释义

闪揄

  • 闪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奸巧谄媚。
  • 汉字详情

    shǎn [shan]
    部首: 321
    笔画: 5
    五笔: U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SO
    四角: 3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在门中。本义:自门内偷看)

    (2) 同本义,引申为偷看

    闪,窥头在门中也。——《说文》。南朝 宋· 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传》:“白日常自于墙壁间閨闪。”

    故鱼鲔不淰。——《礼记·礼运》。注:“淰之言闪也。”疏:“闪是忽有忽无,故字从门中人也。经传多以掩为之。”

    (3) 忽有忽无, 突然显现

    蝄像暂晓而闪屍——木华《海赋》。注:“暂见之貌。”

    为首闪出一将。——《三国演义》

    (4) 又如:脑子闪过一个念头;闪尸(忽隐忽现);闪飒(闪烁);闪缀(闪闪发光);闪然(隐没不见);闪荡(光闪动);闪放(闪烁放光);闪明(天刚明);闪忽(变化不定)

    (5) 动摇不定

    垂涎闪吞兮,挥霍旁午。——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

    (6) 又指猛然晃动。如:闪了闪,差点儿跌倒

    (7) 遮拦

    因此上裴航要闪住你肖郎路。——明· 汤显祖《邯郸记》

    (8) 抛弃

    教孩儿往帝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高明《琵琶记·糟粮自厌》

    (9) 又如:闪了脸(翻了脸,损伤了感情);闪落(撇开不管)

    (10) 抛洒

    闪英雄泪渍盈盈袖,伤心不为悲秋瘦。——明· 汤显祖《牡丹亭》

    (11) 侧身急避 。如:汽车开来了,快闪开;闪赚(闪避;躲闪);往旁边一闪;闪边(日落时太阳接近地平线);闪脱(躲开);闪魄(藏起来);闪走(逃跑);闪逃(躲起来逃了)

    (12) 扭伤筋骨

    夫人休闪了手。——王实甫《西厢记》

    (13) 又如:闪了腰;闪肭(扭伤筋肉)

    (14) 欺骗 。如:闪诳(欺骗);闪赚(哄骗);闪揄(奸巧谄媚)

    (15) 招引

    梦见一人,手执柳枝,闪了他去。——明· 汤显祖《牡丹亭》

    (16) 睁,张 。如:闪眼(睁眼);闪目(睁眼)

    名词

    (1) 天空的电光。俗称闪电为闪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2) 又如:打闪;闪红(电光)

    (3) 闪族 ,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多住在中东一带,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埃塞俄比亚人

    (4) 闪失;挫折

    不想又吃了这一闪。——《水浒全传》

    (5) 姓

    英文翻译

    flash; avoid, dodge, eva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m2

    宋本广韵

    [yu]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WGJ
    五行:
    仓颉: QOMN
    四角: 580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俞声。本义:引;挥动)

    (2) 同本义

    揄,引也。——《说文》

    神之揄临坛宇。——《汉书·郊祀志》

    被发揄袂。——《庄子·渔夫》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韩非子》

    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孙膑兵法》

    (3) 又如:揄兵(引兵);揄袂(挥动衣袖)

    (4) 出,拿出

    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淮南子·主术》

    (5) 逗引 。如:揄弄(逗引戏弄);揄揶(揶揄)

    英文翻译

    lift, raise; praise; hang; flap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宝安腔] ji2 [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朱平聲合口三等jyo/juj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