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剂

zhèn tòng jì [zhen tong ji]

词语释义

一种减轻或除去疼痛的药物。

镇痛剂造句

因为频繁使用非处方镇痛剂会产生“反弹”效果,导致更多的头痛,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必须和一名医生商量。
方法组采用脱水降颅压和抗纤溶等常规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常规使用钙拮抗剂、镇痛剂、镇静剂、腰穿脑脊液置换。
瑞芬太尼是最好的镇痛剂之一,而大脑的作用却可以使它的功效降低,甚至使其完全失效。
或者选择局部镇痛剂保持清醒。
以后,镇痛剂,包括扑热息痛、非类固醇抗炎药或阿片类麻醉剂,都可用于缓解头痛症状。
氯胺酮是一种镇静催眠和强有力的镇痛剂,可肌肉或静脉注射。
最常见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的药品是抗凝血剂,镇痛剂,利尿剂。
购物中心现在成了大众的镇痛剂。
烟草的问题是它含有一种叫尼古丁的镇痛剂。
目的观察烧伤整形术后患者使用阿片类麻醉性镇痛剂的效果。
普瑞斯科特曾经相信筒箭毒碱可以被当作镇痛剂使用。
反应用于镇痛剂萘普生的制造,包含的药物以不同的品牌进行销售。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证明镇痛剂对社会疼痛有疗效。
他没有开灯,朦胧的黑暗里可以看见,他疼得身子发颤,蜷伏着伸手在床头柜上摸索镇痛剂,连呼吸都因疼痛而颤抖,却小心翼翼,只怕惊醒了她。
抗菌素、镇痛剂、催涎剂,热敷,腺体按摩以及静脉补液是内科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反,草药治疗只在那些没有使用镇痛剂的患者中呈现出与独立的正相关关系。
注视镜子中的自己的那个时刻,我驱除了自身的恐惧,这似乎是一种缓和的镇痛剂。
癌症疗法及强镇痛剂如吗啡也会引发搔痒。
背景和研究目的:结肠镜检查前的焦虑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增加镇痛剂和镇静剂的用量。

汉字详情

zhèn [zhen]
部首: 506
笔画: 15
五笔: QFHW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JBC
四角: 847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2) 同本义

镇,博压也。——《说文》

王执镇圭。——《周礼·大宗伯》

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考工记·玉人》

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

为资币、瑞节以镇之。——《国语》。

(3) 又如:镇在五台山下;镇笮(压住);镇迮(压榨);镇石(压物的石块);镇犀(用犀牛角制的用具);镇帷犀(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

(4) 镇服

子以君命镇抚敝邑。——《国语·鲁语》

因请立张耳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史记》

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庄子·列御寇》。

(5) 又如:镇魇法(害人的法术);镇宅(迷信者用某种法术符咒压邪,保家宅平安);镇唬(威吓);镇遏(镇压遏阻)

(6) 压制,用武力限制 。

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潜夫论》

(7) 又如:镇绥(镇压平定);镇讨(镇压讨伐)

(8) 抑制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楚辞·九章·抽思》。

(9) 又如:镇浮(抑制轻浮);镇止(抑止);镇神头势(即镇神头。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

(10) 安定;安抚

镇,安也。——《广雅》

镇定大事。——《国语·晋语》

镇国家,抚百姓。——《史记》。

(11) 又如:镇心(静心,安定心神);镇安(安定,镇定);镇宁(安定);镇靖(安定,安抚);镇国(使国家安定)

(12) 镇守,驻守

留五百人镇之。——《资治通鉴·唐纪》。

(13) 又如:镇脊(镇守屋脊,以驱邪魔);镇边关;镇辑(镇守安抚)

(14) 使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

名词

(1) 压东西的重物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兵志》。

(3) 又如:镇军(古代将军名号;清代总兵的俗称);镇城(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镇台(清代总兵)

(4) 集镇,市镇 。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 高承《事物纪原》。

(5) 又如: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镇店(方言。集镇)

(6) 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

四镇五岳。——《周礼·大司乐》

(7) 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白帝高为 三峡镇, 瞿唐险过 百牢关。—— 杜甫诗

(8) 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

(9) 根本;基础

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魏· 高堂隆《切谏增崇宫室疏》

(10) 姓

形容词

(1) 常;永久

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唐· 褚亮《咏花烛》。

(2) 又如:镇长(经常;常);镇常(经常);镇驻(长存)

(3) 整,全

青塚镇野,黑山驾空。——宋· 王元之《北狄来朝颂》。

(4) 又如:镇日镇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镇日(整天);镇日价(整天。价,助词)

英文翻译

town, market place; supp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宋本广韵

tòng [tong]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CE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NI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2) 同本义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3)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痒)

(4) 痛恨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厌恶);痛绝(痛恨到极点)

(6) 痛惜;怜惜;叹惜

苦痛之。——《吕氏春秋·博志》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荀子·礼论》

(7) 又如∶痛惋(谓极其怅恨而惋惜)

(8) 损削;损伤。如:痛创(难受的创伤);痛毒(使痛苦;毒害);痛处(指隐痛所在)

(9) 痛爱,怜爱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孟郊《古兴》

(10) 又如:痛爱(怜爱;疼爱;关切喜爱);痛热(疼爱亲热)

(11) 尽力;竭力。如:痛贬(极力贬低);痛诋(竭力诋毁、辱骂);痛毁(竭力诋毁)

形容词

(1)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疾痛惨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痛定思痛。——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何如哉?

(2) 又如:痛毒(痛苦之甚);痛疾(痛苦);痛恼(痛苦烦恼);痛伤(痛苦忧伤);痛挠(痛苦难受)

(3) 悲痛;悲伤

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既痛逝者。

(4) 又如:痛切(悲痛哀切);痛心拔脑,痛心疾首(形容悲痛到极点);痛怛(哀痛悲伤);痛咽(悲伤哀泣貌);痛恻(悲痛哀伤);痛惭(悲痛惭愧);痛绝(悲痛到极点);痛伤(悲痛伤心)

(5) 痛切,沉痛恳切。如:痛楚(沉痛)

(6) 痛快;尽兴

登城痛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痛醉(尽情地饮酒至醉);痛肠(犹衷肠;衷情);痛谈(尽情地交谈)

(8) 严酷;严厉。如:痛斥(严厉斥责);痛比(严厉地斥责);痛坐(严厉定罪);痛法(严厉的刑法);痛治(严厉地惩处);痛绳(严厉地制裁);痛惩(严厉地惩戒);痛断(严厉判决);痛诮(严厉责备)

副词

(1) 极;甚;尽情 。如:痛口(极口。口不停声的样子);痛杖(狠狠地杖击);痛决(犹痛打);痛砭(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痛辱(极大的耻辱);痛杀(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2) 彻底地。如:痛毁(彻底毁坏);痛歼(彻底歼灭);痛矫(彻底矫正);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痛悔(彻底悔恨)

(3) 深切地。如:痛疾(深切地憎恨);痛警(深切地警戒)

英文翻译

pain, ache; sorry, sad; bi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3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5 [客英字典] tung5 [台湾四县腔] tung5 [东莞腔] tung5 [海陆丰腔] tung5 [宝安腔] tung5 [沙头角腔] tung5 [梅县腔] tung5 [客语拼音字汇] tu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貢東一去聲開口一等tʰuŋthungh/thunq
[j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YJJH
五行:
仓颉: YLLN
四角: 0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2) 同本义

剂,齐也。——《说文》

剂,剪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其命剂也。——《太玄·永》。注:“剪绝也。”

永不轨,其命剂也。——《太玄·永》

剂,剪齐也。——《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

(3) 割

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为哑。——《新书》

(4) 调节;调和

家之所有为剂。——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调剂;剂和(调药;调和);剂救(调和弥补);剂调(调节)

名词

(1) 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寇》。注:“今券书也。”

正之以傅别约剂。——《周礼·士师》。注:“各所持券也。”

听买卖以质剂。——《周礼·小宰》。注:“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长曰质,短曰剂。”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周礼》

(2) 分剂,一定的分量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三国志》

(3) 剂子 。如:面剂儿

(4) 制剂。能产生化学反应、物理效应或生物效应的物质;主要的有效成分 。如:杀虫剂;催化剂;冷冻剂;乳剂;试剂;毒剂;氧化剂;指示剂

(5) 指多味药合成的药剂 。如:剂料(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针剂;丸剂;麻醉剂;利尿剂;催吐剂

量词

用于若干味药配制的汤药 。如:一剂中药

英文翻译

medicinal prepa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