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宅

zhèn zhái [ zhen zhai]
繁体 鎮宅
注音 ㄓㄣˋ ㄓㄞˊ

词语释义

旧时的一种迷信行为。谓用法术或符箓﹑器物驱除邪鬼﹐以安定家宅。

词语解释

  1. 旧时的一种迷信行为。谓用法术或符箓、器物驱除邪鬼,以安定家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暮,掘宅四角,各埋一大石为镇宅。”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这口剑曾除了楼上两个妖精,以此掛着镇宅。” 明 杨慎 《墨池琐录》:“ 张东海 名曰能草书,左右缠绕如镇宅符籙。”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的一种迷信行为。谓用法术或符箓、器物驱除邪鬼,以安定家宅。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暮,掘宅四角,各埋一大石为镇宅。”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二折:“这口剑曾除了楼上两个妖精,以此掛着镇宅。”
明杨慎《墨池琐录》:“张东海名曰能草书,左右缠绕如镇宅符籙。”

镇宅的网络释义

镇宅

  • 镇宅一种民俗活动,主要以法术或符箓﹑器物驱除邪鬼﹐以安定家宅。保护家里平安。中国本土在战乱中出现了民族融合,将各民族的风俗中的镇宅文化混合起来,形成了明清镇宅文化。
  • 镇宅造句

    那宫殿黄瓦红梁,气势挥宏,朝凤龙头的飞檐,镇宅的鸱吻,玉石堆砌的墙板,雕成飞龙的廊柱,放眼望去,如此穷工极丽,似有袅袅雾气笼罩着,显得神秘而安静。
    貔貅是凶猛的瑞兽,且护主心特别强,有招财纳福、镇宅避邪作用,它以财为食的,能食四方之财,目前以尚修堂开光貔貅效果最为明显。
    不用像青龙吸水、水满金山之类的连环风水大局,只要一个可以镇宅聚气,纳福生旺的普通风水局就好。
    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寄予吉祥、赐福、祝寿、镇宅的含义。
    貔貅是凶猛的瑞宠,且护主心特别强,有招财纳福、镇宅避邪作用,它以财为食的,能食四方之财,目前以尚修堂开光貔貅的效果最为明显。
    永乐桃木雕刻是我省芮城县永乐镇传统手工艺品,桃木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有辟邪镇宅的功用,最早沿袭桃木剑雕刻技法。
    龙年藏龙玺,藏的就是龙运;请到公司,蓬壁生辉;请到家里,镇宅旺业。
    只见主楼前的绿化带里有件“镇宅之宝”一株需两人合抱的香樟树,大树细小枝丫已全部被砍去,主干则被薄膜和草绳“五花大绑”。
    子爵府占地足有上百亩,在大门口蹲着两尊烈火金狮的石雕,用来镇宅,进入院子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用黑魔岩雕成的假山,假山上周围有流觞曲水。
    大部分社火脸谱的图案都来自于民间故事和戏剧人物,且都被认为拥有神力和正义感,因此具有“镇宅、避邪、驱疫、祛病、纳禄、求祥”的功效。
    这座石狮比同时期的其他石狮都要“精美”,也不同一般镇宅兽的庄严肃穆,而是鼓起“二筒”,咧着大嘴萌萌笑。
    沉香亦能辟邪、造福、开运、旺气,被贵人、寺院作为镇宅、镇寺之宝。
    国宝九龙壁金玉玺,请到公司,蓬壁生辉;请到家里,镇宅旺业。
    玻利维亚人会将亲人的头盖骨留在家中做为镇宅之用。每年则会一起将头盖骨带往公墓的礼拜堂,让头盖骨接受祝福以在未来替自己带来好运。
    这些人可能是谁在一套公寓,或镇宅,那里没有固定结构的汽车住住房的可能性。
    此狗乃是我那未来姐夫带来与我家看家镇宅而用矣,今番幸得我苦求,家姐乃唤熊二与我前来。
    老船木是风水宝物,如果您相信风水,那它一定能为您带来好运,可以镇宅,避邪。
    在希冀虎镇宅、守墓,驱邪辟灾外,更多的是,寄寓着向往吉祥幸福的祈佑观念。
    金秋,红豆牌红豆杉红果满枝,晶莹剔透,寓意吉祥喜庆,称之为“吉祥树”,我国福建、广东等越来越多的地方把作为“镇宅树”!六、黄金树。
    大宋宋徽宗年间,国号建中靖国,当时宋都东京有两大宝物,一为色艺双绝的名妓李师师,被风流天子徽宗包养,一为足球秘笈宝典《蹴鞠》,是太尉高俅的镇宅之宝。

    汉字详情

    zhèn [zhen]
    部首: 506
    笔画: 15
    五笔: QFHW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JBC
    四角: 847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2) 同本义

    镇,博压也。——《说文》

    王执镇圭。——《周礼·大宗伯》

    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考工记·玉人》

    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

    为资币、瑞节以镇之。——《国语》。

    (3) 又如:镇在五台山下;镇笮(压住);镇迮(压榨);镇石(压物的石块);镇犀(用犀牛角制的用具);镇帷犀(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

    (4) 镇服

    子以君命镇抚敝邑。——《国语·鲁语》

    因请立张耳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史记》

    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庄子·列御寇》。

    (5) 又如:镇魇法(害人的法术);镇宅(迷信者用某种法术符咒压邪,保家宅平安);镇唬(威吓);镇遏(镇压遏阻)

    (6) 压制,用武力限制 。

    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潜夫论》

    (7) 又如:镇绥(镇压平定);镇讨(镇压讨伐)

    (8) 抑制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楚辞·九章·抽思》。

    (9) 又如:镇浮(抑制轻浮);镇止(抑止);镇神头势(即镇神头。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

    (10) 安定;安抚

    镇,安也。——《广雅》

    镇定大事。——《国语·晋语》

    镇国家,抚百姓。——《史记》。

    (11) 又如:镇心(静心,安定心神);镇安(安定,镇定);镇宁(安定);镇靖(安定,安抚);镇国(使国家安定)

    (12) 镇守,驻守

    留五百人镇之。——《资治通鉴·唐纪》。

    (13) 又如:镇脊(镇守屋脊,以驱邪魔);镇边关;镇辑(镇守安抚)

    (14) 使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

    名词

    (1) 压东西的重物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兵志》。

    (3) 又如:镇军(古代将军名号;清代总兵的俗称);镇城(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镇台(清代总兵)

    (4) 集镇,市镇 。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 高承《事物纪原》。

    (5) 又如: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镇店(方言。集镇)

    (6) 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

    四镇五岳。——《周礼·大司乐》

    (7) 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白帝高为 三峡镇, 瞿唐险过 百牢关。—— 杜甫诗

    (8) 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

    (9) 根本;基础

    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魏· 高堂隆《切谏增崇宫室疏》

    (10) 姓

    形容词

    (1) 常;永久

    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唐· 褚亮《咏花烛》。

    (2) 又如:镇长(经常;常);镇常(经常);镇驻(长存)

    (3) 整,全

    青塚镇野,黑山驾空。——宋· 王元之《北狄来朝颂》。

    (4) 又如:镇日镇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镇日(整天);镇日价(整天。价,助词)

    英文翻译

    town, market place; supp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宋本广韵

    部首: 322
    笔画: 6
    五笔: HPTA

    英文翻译

    residence, dwelling, home; grave

    镇宅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