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牙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像锯齿一般的锐牙。
《逸周书·王会》:“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锯牙之兽,虽低伏而见惮;挥斧之虫,虽銓形而不威。” 宋 孙武仲 《祠二庙之明日未得顺风呈同行》诗:“朱幡拥前后,锯牙虎视森两厢。”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锯牙鉤爪,殪我閎儒。”
古代治水工程器具名。
宋 苏辙 《论所言不行札子》:“虽罢四河之名,仍存减水之资,锯牙、马头率皆如故。”《宋史·河渠志一》:“凡埽下非积数垒,亦不能过其汛湍,又有马头、锯牙、木岸者,以蹙水势护隄焉。”
引证解释
⒈ 像锯齿一般的锐牙。
引《逸周书·王会》:“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锯牙之兽,虽低伏而见惮;挥斧之虫,虽銓形而不威。”
宋孙武仲《祠二庙之明日未得顺风呈同行》诗:“朱幡拥前后,锯牙虎视森两厢。”
清曾国藩《何君殉难碑记》:“锯牙鉤爪,殪我閎儒。”
⒉ 古代治水工程器具名。
引宋苏辙《论所言不行札子》:“虽罢四河之名,仍存减水之资,锯牙、马头率皆如故。”
《宋史·河渠志一》:“凡埽下非积数垒,亦不能过其汛湍,又有马头、锯牙、木岸者,以蹙水势护隄焉。”
锯牙的国语词典
如锯齿般尖锐的兽齿。
锯牙的网络释义
锯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ù
名词
(1) (形声。从金,居声。本义:析解木石等的齿形工具)
(2) 同本义
锯,枪唐也。——《说文》
锯者所以治木也。——《列女传·仁智》。据古史考曰,孟庄子作锯,又按鲁语,中刑用刀锯。
门者皆无得挟斧斤凿锯椎。——《墨子·备城门》
(3) 又如:手锯;电锯;拉锯;锯齿;锯梁(锯子当中支撑锯把的木梁)
(4) 锯形物 。如:锯牙(锯状的兽牙)
(5) 古刑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6) 又如:刀锯(刀和锯,古代的刑具)
动词
(1) 用锯子切割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鹤林玉露》
(2) 又如:锯木料;锯匠(锯木的工匠);锯屑(锯木屑)
j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形容词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如:牙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2 [梅县腔] nga2 [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沙头角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客英字典]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牙 | 五加 | 疑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ŋa | ngra/ng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