锧笮

zhì zé [ zhi ze]
繁体 鑕笮

词语释义

1.斧和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笮﹐通"凿"。

词语解释

  1. 斧和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笮,通“ 凿 ”。

    唐 皮日休 《陵母颂》:“鼎鑊在前而不惧,鑕笮被体而无怨。”

引证解释

斧和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笮,通“凿 ”。

唐皮日休《陵母颂》:“鼎鑊在前而不惧,鑕笮被体而无怨。”

锧笮的网络释义

锧笮

  • 锧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ì zé,指斧和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
  • 汉字详情

    zhì [zhi]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RFM
    仓颉: OPHJO
    四角: 82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铁砧

    锧,铁锧砧。——《玉篇》

    (2) 古代腰斩用的垫座

    宜先伏于砧锧。——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

    (3) 斧。多指古腰斩刑具,两斤相合,如后之铡刀

    负覉絷,执鈇锧。——《公羊传》

    (4) 又如:锧鈇(锧斧。古代斩人的刑具);锧笮(斧与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

    (5) 星名。“铁锧”的省称

    一曰鈇锧,主诛斩…锧欲其忽忽不明,明则兵起,大臣诛。——《晋书·天文志上》

    动词

    斩,杀

    至路折处,反其目而锧之。——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英文翻译

    tungsten, wolfram

    方言集汇

    ◎ 粤语:zat1

    宋本广韵

    zuó,zé [zuo,ze]
    部首: 624
    笔画: 11
    五笔: TTHF
    五行:
    仓颉: HOS
    四角: 882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屋上的箔席。用竹或苇编成,铺在瓦下椽上

    笮,迫也。在瓦之下,棼上。——《说文》

    (2) 姓

    (3) 另见 zuó

    zuó

    名词

    (1) 竹索。拉船的ň

    筰,筊也。从竹,作声。竹索也。——《说文》

    负笮引文舟,饥渴常不饱。——南朝宋· 谢灵运《折杨柳行》

    (2) 又如:笮桥(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

    (3) 竹竿

    人未学曰矇,矇者,竹木之类也…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以郁朴之实,不晓礼义,立之朝廷,植笮树表之类也,其何益哉?——汉· 王充《论衡》

    (4) 另见

    英文翻译

    boards which support tiles on roof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3 zaak6 zo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k7 [宝安腔] zak7 | cok7 [海陆丰腔] zak7 [客英字典] zak7 zet7 [梅县腔] zak7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駕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crah/trahʧɐ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