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行之陈

zhuī xíng zhī chén [zhui xing zhi chen]
繁体 錐行之陳
注音 ㄓㄨㄟ ㄒ一ㄥˊ ㄓ ㄔㄣˊ

词语释义

1.前尖如锥的阵形。

词语解释

  1. 前尖如锥的阵形。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锥行之陈,卑之若剑,末不閲(鋭)则不入,刃不溥则不剸,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陈。”

引证解释

⒈ 前尖如锥的阵形。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锥行之陈,卑之若剑,末不閲(鋭)则不入,刃不溥则不剸,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陈。”

汉字详情

zhuī [zhui]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WYG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OG
四角: 807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隹( zhuī)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2) 同本义

锥,锐也。——《说文》

锥,利也。——《释名·释用器》

引锥自刺其股。——《战国策·秦策一》

锥之处囊中。——《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锥刀(用以雕刻的锥形小刀。比喻微小);锥矢(一种税利的短箭);锥囊(锥处囊中);锥行衰(立锥形);锥行之陈(前尖如锥的阵形);锥毛(喻细微之物);锥刀之末(比喻微小利益,也比喻小事)

(4) 形如尖锥的东西

疾如锥矢。——《淮南子·兵略》。注:“金镞翦羽之矢也。”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元稹《寄乐天诗》

(5) 又如:改锥;玄武岩锥;寄生熔岩锥;重力锥;视锥;生长锥;受精锥;测温锥

动词

(1) 用锥刺

苏生患睡,亲锥其股。——《新论》

(2) 又如:锥股(本苏秦夜读用锥自刺其股以解除睡意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发愤求学);锥书(装订书籍)

英文翻译

gimlet, awl, drill, auger; bor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宋本广韵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zhī [zh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PPP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NO
四角: 30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代词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

(1) 的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形容词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英文翻译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tje1 [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zih1 [东莞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zhi1 [宝安腔] zu1 [沙头角腔] zi1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ze1 (tsur)【潮阳】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而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tjio
chén [chen]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AIY
五行:
仓颉: NLKD
四角: 74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陈,宛丘, 舜后妫( guí)满之所封。——《说文》

陈, 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

(3) 陈朝 。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 战阵;行列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

(5) 姓

英文翻译

exhibit, display; plead; a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4
◎ 潮州话:ting5(thîng) [揭阳]têng5 ,〈姓〉dang5(tâng)

宋本广韵